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年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第二十九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安徽 九年级 一模 2020-07-09 287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1. 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厨房中燃气燃烧
B.洗涤剂去油污
C.酸碱溶液改变花的颜色
D.浓硫酸滴到布料上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2. 2020年春晚《春风十万里》、《泉》等节目展现了当今美丽的中国风貌,呼吁我们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处理B.工厂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2020-04-15更新 | 141次组卷 | 8卷引用:2020年福建省中考线上大模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 学校食堂提供了下列5种食物:

小亮为自己安排的午餐食谱中,较合理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④⑤D.③④⑤
2016-11-28更新 | 916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安徽卷)化学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4.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添加酒精B.   测定溶液pH
C.   量取液体D.   连接仪器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5. “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对应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
B.②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②④对应元素组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
D.若③中x值为8,则该粒子为阴离子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以甲为原料合成化工产品丁的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丁为氧化物
B.转化①中乙和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C.该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了改变
D.该过程体现无机物与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探究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B.探究铁生锈与氧气有关
C.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D.比较Fe、Ag、Zn的金属活动性
2020-06-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第二十九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8. 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西达本胺即将全球上市。西达本胺由分子构成,其化学式为C22H19FN4O2,下列关于西达本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达本胺是西达本胺分子构成的
B.西达本胺分子由五种元素组成
C.一个西达本胺分子含有一个氧分子
D.西达本胺是由22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一个氟原子、4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的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9.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酸溶液pH<7,所以pH<7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2017-05-16更新 | 18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7届安徽省芜湖市第二十九中学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B.20g丙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0g溶液
C.甲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乙,可通过降温结晶获得较纯净的甲
D.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甲和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020-06-0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第二十九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对某无色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  )
A.NaOH、Na2CO3、NaCl
B.KNO3、ZnCl2、CuCl2
C.AgNO3、HNO3、NaCl
D.HCl、NaOH、Na2SO4
12. 如图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图甲表示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图乙表示镁在氧气中燃烧
C.图丙表示等质量的锌、铁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D.图丁表示用“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过程中密封集气瓶内的气压变化
2020-06-05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第二十九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二、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3. 气体制备、收集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请你结合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b的名称: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 填字母),写出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比B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_(填“①”或“②”)端进入。
(4)若要用D装置干燥氢气,可将气体通入装有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的D装置中。

三、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适中(0.65)
14. 氢氧化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矿石由MgO、、CuO和组成。用它制备氢氧化镁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成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
开始沉淀
完全沉淀
熟石灰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溶液A中的阳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在溶液A中加入熟石灰后要得到B需要控制pH在_________的范围内,然后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溶液B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020-06-0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第二十九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四、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5. 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对镁条变黑条件及黑色物质成分作如下探究。
【查阅】①氮化镁是黄色固体。②可与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硫酸钠。③溶液能吸收气体
【猜测】镁条变黑可能原因:①空气中使镁条变黑;②空气中的使镁条变黑;③,猜想①、②均不合理,理由分别是____________
【实验】用图示装置镁条长度及试管容积均相同,分别进行下列实验。20天后,前3支试管中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仅试管D中线条表面全部变黑。

【结论】
试管C中,溶液的作用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有关”结论,依据的实验是______试管编号与D对照。
由上述实验推知,镁条变黑与______填序号有关。

【反思与评价】
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所需要的试剂是__________
2020-06-0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第二十九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科学探究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胃酸过多须服用抗酸药物(能与盐酸反应),常用的抗酸药物有碳酸氢钠片、铝碳酸镁片,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这两种药物开展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铝碳酸镁片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AlMg(OH)3CO3

②抗酸原理:抗酸药物中的离子和胃酸中的氢离子反应,降低胃液酸性。


活动一:定性探究抗酸药物与“胃酸”的反应。
(1)铝碳酸镁片中含有铝离子、镁离子、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上述知识分析,该药物起抗酸作用的微粒是_____(填化学符号)。
(2)小王取一定量碳酸氢钠片与4mLpH═1的稀盐酸(模拟胃酸)反应。药片中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他对反应后溶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
【作出猜想】
猜想 1:只含 NaCl;
猜想 2:_____
猜想 3:NaCl、NaHCO3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一取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无明显现象猜想 3错误
实验二另取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_猜想 2正确

实验二中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活动二:定量探究抗酸药物与“胃酸”的反应,对比分析产生 CO2的速率快慢和中和酸的能力强弱。
如图 1,利用数字化实验分别测定碳酸氢钠片、铝碳酸镁片与“胃酸”反应时,产生 CO2的速率快慢和 pH的变化,得到“二氧化碳浓度与时间”曲线(如图 2)、“pH与时间”曲线(如图 3)。

(1)服用碳酸氢钠片更易造成胃胀气,原因是_____
(2)铝碳酸镁片中和酸的能力更强,理由是_____
【反思与提升】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根据个人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种类的胃药。

五、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计算题 | 适中(0.65)
17. 某校学习小组测定酸碱中和反应。他们向50g 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00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pH=7。请你帮他们计算: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实验题
1
填空与简答
1
科学探究题
2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化学变化
2
身边的化学物质
3
化学与社会发展
2,3,7
4
化学实验
5
物质构成的奥秘
5,6,8,9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乳化现象及应用  浓硫酸的物理、化学性质单选题
20.85绿色化学  土壤污染  “三废”处理  合理使用化肥与农药单选题
30.65蛋白质  维生素的来源  糖类的来源  合理饮食单选题
40.94基本实验操作单选题
50.85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及应用  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相关计算  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及结构示意图的综合考查单选题
60.65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有机物定义和常见的有机物  氧化物的定义  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单选题
70.65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控制变量法在实验设计中的应用单选题
80.65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单选题
90.6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  金属与酸反应  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微观本质  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与pH的测定单选题
100.85固体溶解度概念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的相关计算  图像分析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单选题
110.65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溶液中物质是否共存相关判断  常见物质的颜色单选题
120.65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过程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酸过量--金属性质的计算单选题
二、实验题
130.65氯酸钾制取氧气  制取二氧化碳实验的改进  气体净化、干燥
三、填空与简答
14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流程题
四、科学探究题
150.65碳酸根离子的验证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160.65酸的通性  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钙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五、计算题
170.65溶质质量分数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中和反应相关实验与计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