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 中和反应 > 溶液的酸碱性和pH > 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与pH的测定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5 题号:12088807
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常温下碳酸钠饱和溶液的酸碱度。
①pH>7;       ②pH___________          ③pH___________
【设计与实验】小方、小钟、小陈三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小方: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
小钟: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点在pH试纸上,测得pH>7。
小陈:取pH试纸直接浸入碳酸钠溶液中,测得pH>7。
【评价与反思】以上三位同学中操作规范的是______同学,其余两位同学操作上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
【结论】从物质的类别看,碳酸钠是一种______(填“酸”“碱”或“盐”),它的溶液显碱性,说明显碱性的溶液________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碱的溶液。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班同学做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用到的药品有铁丝、铜丝、银丝、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交流表达】
(1)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她的依据是:_______
(2)小明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作出猜想】小华认为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硫酸。
【实验验证】
(3)小华测得废液的pH小于7,证明废液中含有硫酸。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 将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显示的颜色与_______比较,确定pH值。
(4)小明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小明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通过分析与实验,同学们得出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
【拓展应用】
(5)若将废液中的溶质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写化学式)。
(6)写出该反应过程中的二个化学方程式______
2023-09-06更新 | 13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溶液酸碱度的检验”和“金属的回收”的探究实验.
【实验一】溶液酸碱度的检验

如图是测定土壤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_____(填“A”、“B”或“C”,下同);可能导致所测溶液 pH 数值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_____
【实验二】金属回收的探究
从含少量铜粉的银、锰混合粉末中分离出贵金属,并获得一种盐晶体,将有关三种金属随意编号为A、B、C,并设计了如下流程.

(1)A、B、C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由该实验可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①_____;②_____
(2)操作a 的名称是_____.滤液b 中所含阳离子的符号为_____
(3)已知A 的硫酸盐中A 元素显+2 价,请写出步骤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019-04-09更新 | 120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校实践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对当地土壤的酸碱度、土壤成分及土壤改良措施等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展开了对项目化问题进行科学探究。
任务一:测定土壤酸碱度
【实验准备】在当地土壤中取样。将样品与蒸馏水按一定的质量比在烧杯内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
【进行实验】
(1)测液体的酸碱度: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出土壤呈碱性,pH范围是___________
任务二:探究适合生长的植物
【信息检索】下表为几种经济作物土壤生长的pH范围。
作物茶树棉花苹果树海水稻
适宜生长的pH范围5.0~5.56.0~6.86.0~8.07.0~7.48.0~9.2
【小组交流】
(2)本地土壤最不适宜种植的一种作物是___________
任务三:探究土壤成分
【查阅资料】该土壤颜色是白色,含有NaCl、Na2CO3中1种或2种。AgCl和Ag2CO3均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猜想与假设】①NaCl;②Na2CO3;③NaCl和Na2CO3
【设计实验】验证当地土壤中是否含有NaCl和Na2CO3
【进行实验】
(3)探究土壤成分,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许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___________有气泡产生含有Na2CO3
②另取少许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加入AgNO3溶液___________含有NaCl

【反思评价】
(4)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小组同学对步骤②得出的结论产生了质疑,理由是___________
2024-06-07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