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 中和反应 > 溶液的酸碱性和pH > 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与pH的测定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 题号:18228036
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网上看到:茶叶是碱性食品,喝茶可以溶解脂肪而减肥,他们设计了探究的课题是:比较不同产地茶叶泡出液的酸碱度及茶水是否能溶解脂肪而有减肥作用。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从市场上购买了三种不同产地的茶叶,编号为A、B、C。
②取A、B、C三种茶叶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开水冲泡。
③用pH试纸分别到杯中蘸取A、B、C三种茶叶的泡出液,和标准比色卡比对,测得它们的pH分别为5.4、6. 3、6. 0。
④将形状、大小、质量相同的脂肪小块,分别放入盛有三种茶叶泡出液的相同杯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保温5小时后,分别滤出脂肪块,吸干表面水分并称量。根据脂肪块在茶水中浸泡前后的质量变化(不考虑脂肪块吸水),判定茶水能否溶解脂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实验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
(2)在第②步实验操作中,相同的条件主要是指:水的温度、茶叶的质量、冲泡的时间及________应相同。
(3)组内有的同学认为,第④步实验设计不严密,需要改进的是________。在第④步实验中,根据实验目的,适宜的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_左右。
(4)有人将某种茶水倒入有水垢的热水瓶中浸泡一段时间后振荡,发现水垢大部分消失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化学原理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做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等问题进行了探究.
(1)用pH试纸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用 ________ (填一种仪器名称)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再把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 ________ 对照.当测得溶液的pH ________ 7时(填“>”“=”或“<”),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2)用无色酚酞溶液作指示剂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酚酞溶液不变色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①指出上述操作中存在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上述实验结论是否可靠,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温度计测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变化:向一定体积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0%的盐酸(室温下),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如下:
加入盐酸的体积V/mL2468101214161820
溶液温度上升ΔT/℃5.29.612.016.018.216.715.714.713.712.9
①温度计的位置正确的是 ________ (用字母表示).
   

②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所用盐酸体积最接近于 ________ mL.
2016-11-28更新 | 132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图A装置中,若试剂X是水。装置B中能观察到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若紫色石蕊试纸没有变红,则可能是______。
A.NaOH溶液B.CaCl2溶液C.浓硫酸D.稀盐酸

(3)装置C是小组同学组装的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为了解装置具有该优点的原因,他们在装置C中连接压强传感器(如图D),从而测定实验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如图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B.bc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
C.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止水夹
(4)d点后,固体表面继续产生气泡。则bc段时,试管内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______(填微粒符号,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
(5)小组同学观察到实验台上有制备二氧化碳后未处理的锥形瓶,里面有固体和液体。固体表面无明显气泡,同学们对锥形瓶中物质成份进行探究。(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用镊子夹取几块较大的固体放入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有较多气泡产生______
②取出少量液体放入另一只小烧杯中,用______测定液体的酸碱度pH=2.3液体中有稀盐酸

【实验反思】
(6)a.如果锥形瓶内的物质不分离,持续测定液体的酸碱度,pH会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7)b.实验前,锥形瓶内固体表面无明显气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2024-06-13更新 | 116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查阅资料得知:Na2CO3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都呈碱性(pH>7),CaCl2溶液呈中性(pH=7).

(1)甲实验中,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呈 ___ 色,逐滴加入稀盐酸,直至溶液恰好呈无色为止.
(2)乙实验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两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观察到废液呈浑浊并显红色,由此分析可知:
①废液中除碳酸钙、氯化钠、水和指示剂外,一定还含有 ____
②依据上述实验过程,你认为引起废液呈碱性的物质组成共有 ___ 种可能.
2019-06-16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