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 中和反应 > 溶液的酸碱性和pH > 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1 题号:18514617
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师引导下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1)运输化学药品浓硫酸的车辆,应该张贴的标志为___________。
A.B.
C.D.

【实验探究】将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混合,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三位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2)测定溶液pH变化的方法: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pH变化如图1所示,则该同学是将___________(填字母)。
a.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钾溶液中             b.氢氧化钾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3)测混合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乙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借助于酸碱指示剂:丙同学通过图3所示,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的反应实验:
(4)根据上述实验中的现象,可确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提出问题】针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大家纷纷提出了猜想。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只有K2SO4
猜想二:有K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K2SO4和KOH。
【进行实验】
(5)为了验证猜想,学习小组选用CuO粉末、Ba(NO3)2溶液,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CuO粉末___________溶液中有H2SO4,猜想二正确
方案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有H2SO4,猜想二正确

【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与反思】
(6)丁同学针对上述方案提出疑问,认为方案二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_
(7)同学们经过反思与讨论,最后认为方案一中的CuO粉末可以用下列的某些物质代替,也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论,请你选出不可代替的药品字母序号:___________。
A.CuB.Fe2O3C.MgD.Na2CO3

(8)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_
2023·广东茂名·一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碱式碳酸铜【】常用于烟火、农药、饲料等行业。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碱式碳酸铜的性质、制备等开展项目式学习。
【查阅资料】
是翠绿色、难溶于水的固体,酸性条件下不稳定。
的化学性质与的混合物的性质相似。
受热分解生成CuO和的化学性质和相似。
请阅读资料,分析、归纳,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任务一预测的化学性质
(1)具有受热______的性质。
(2)能与______(填物质的类别)反应。
验证该预测的实验操作与预期现象是: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任务二探究制备的最佳实验条件
在一定温度下,将50mL,8%的溶液缓慢加入到一定体积、5.3%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一定量的固体。实验数据及实验现象如下:
序号溶液体积/mL溶液体积/mL温度/℃反应后得到的固体颜色
a506060蓝绿
b506070翠绿
c506080暗绿
d507070蓝绿
e5050x蓝绿
(3)a、b、c的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
(4)根据实验数据的规律,推断x的数值是______
(5)为了使生成的稳定,实验过程中需保持反应体系的pH______7(填“<”或“>”)。
2023-06-20更新 | 49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兴趣小组在做酸碱中和反应时,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究。
I.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方案l:甲同学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_色变成无色。甲同学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方案2:乙同学取少量NaOH溶液,测得溶液pH为10,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测得溶液pH为9,乙同学发现溶液pH减小了,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交流讨论:大家同意甲同学的结论,对乙同学的实验过程提出质疑,溶液pH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水稀释了NaOH溶液;大家认为,乙同学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测得溶液的pH_____7,才能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II.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丙同学对探究I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l):Na2SO4;猜想(2):Na2SO4_____
【设计实验】现实验室提供以下试剂:氧化铁粉末、铜片、氯化钡溶液、氯化钠溶液以及必要的实验仪器,请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猜想(2)成立

2019-05-16更新 | 144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小明家中有两瓶某品牌的维生素C片,他发现其中开封的一瓶药片颜色泛黄,但并未过保质期,可能是保存不当引起的。他怀疑继续服用该药品是否还有相应疗效,于是他将两瓶维生素C片带至学校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一起展开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Ⅰ.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易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而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易被空气氧化,能与碘发生如下反应:C6H8O6+I2═C6H6O6+2HI。
Ⅱ.淀粉溶液遇碘变蓝。
【进行实验】
步骤一:同学们取5片变色的维生素C片于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充分溶解,分别取上层清液20mL于试管①②③中,向试管②中滴人2滴稀酸酸化(稀酸不参与反应);将试管③加热至50℃;
另取5片没有变色的维生素C片于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充分溶解,取上层清液20mL于试管④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步骤二:分别向四支试管中滴加2滴淀粉溶液。
步骤三:使用胶头滴管分别向试管中滴加1滴碘水,振荡,再加1滴碘水,再振荡,重复上述操作至试管中物质刚好变成蓝色为止,记录向试管中滴加碘水的滴数,实验数据如下:
试管序号
滴入碘水的数(滴)5x315
【分析与结论】
(1)设计试管④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
(2)x的取值范围为 ___________(选填“x<3”“3<x<5”“5<x<15”或“x>15“)。
(3)对比试管①③可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化学小组认为该变色的维生素C片 ___________(填“没有”或“有”)相应疗效。今后,对存放富含维生素C的药品或食物的启示是 ___________
   
2023-04-26更新 | 1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