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 中和反应 > 溶液的酸碱性和pH > 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2 题号:3146481
实验室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如图),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小欣和小芳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1)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答: _____
(2)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_____ (填字母代号)。
A.酸 B.碱 C.盐
(3)Ⅰ.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Ⅱ.测定室温(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
物质NaClNaOHNa2CO3NaHCO3
溶解度g361092159.6
【得出结论】小欣根据试剂瓶标注的溶质质量分数l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的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_____ (填写物质名称)。
(4)①可能是NaOH溶液;②可能是Na2CO3溶液;③可能是NaCl溶液。
【设计并实验】①小芳用胶头滴管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_____
②小欣为了检验该溶液是NaOH溶液还是Na2CO3溶液,她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样于试管中,
滴加氢氧化钙溶液
_____猜想②正确。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5)请你选择与小欣不同类别的试剂,来鉴别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你选择 _____ 溶液。
11-12九年级上·湖北黄冈·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小组对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一】借助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实验操作如下图所示。


(1)证明中和反应发生的现象是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实验二】借助数字传感器,进行数据分析判断。

用数字传感器测量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稀盐酸的体积与pH、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2)根据pH变化曲线,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依据是______。根据温度变化曲线可知,该反应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M最接近的数据是______(选填“6”“7”“12”或“16”),说明理由:______
2024-03-31更新 | 45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目前网红产品层出不穷,琳琅满目,受到年轻人的喜欢,其中自嗨锅和自热米饭方便又美味,如图。自嗨锅内有一个发热包,加水后即可加热食物,持续时间长达2小时。某校化学小组同学在老师的组织下,带着极大的兴趣对发热包的成分及使用注意事项等展开了项目化学习。

【查阅资料】
A:铝是一种两性金属,与强酸、强碱溶液反应都能生成氢气;
B:氯化银是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任务一:了解发热包内的物质
发热包内的粉末主要由生石灰、铁粉、铝粉、碳粉、氯化钠等组成。
(1)任务二:确认发热包中各种成分的存在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部分粉末,将磁铁靠近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成分中有___________
将磁铁充分吸附后的剩余粉末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加水溶解,过滤,取滤液测pHpH试纸变蓝紫色pH___________7(选填“<”“>”或“=”),成分中有生石灰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过量稀硝酸,再加入少量___________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成分中有___________
将另一份粉末放入烧杯,加入适量NaOH溶液___________成分中有铝粉
将步骤(2)中过滤得到的滤渣放入硬质玻璃管中___________,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成分中有碳粉

【实验反思】
(2)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的热量是发热包主要的热量来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任务三:注意事项
(3)在使用发热包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有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024-04-21更新 | 62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为探究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小鸣和同学们通过测定反应后溶液的pH,得到了如图所示的pH曲线,请回答:
   
(1)由图可知该实验操作是将_____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过程中,小鸣取了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于三个烧杯中,却忘了做标记,他设计不同的方案(不再用测定pH的方法),探究三种样品分别属于哪处溶液。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探究过程】
①分别取少量样品于三支试管中,加入石蕊试液,观察到其中一支试管内出现______的现象。结论:该样品是a处溶液;
②为进一步确定b和c处溶液,又设计了如表方案: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另取余下样品少量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足量的Na2CO3溶液______该样品为b处溶液
______该样品为c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的阳离子有______
【反思评价】
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了要考虑生成物之外,还要考虑______
2021-08-30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