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化学变化基本特征 > 催化剂 > 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41 题号:4672776
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催化剂)制取氧气.
【提出问题】催化剂二氧化锰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是否有影响?
【设计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过氧化氢体积(mL)

过氧化氢浓度

二氧化锰质量(g)

测量数据(mL)

30

5%

0.1


30

5%

0.2


30

5%

0.3


【实验分析】
(1)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二氧化锰可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的依据是_____
(2)表格中的“测量数据”是:相同时间内_____

(3)本实验中,测定待测数据的装置(图中虚线框里)是_____(填编号).
(4)若第Ⅱ次比第Ⅲ次实验的“测量数据”更_____(填“大”或“小”)说明催化剂的用量越多,反应更快.
【实验反思】除了上述因素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反应速率外,_____(写一种)也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速率,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案: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寻找新的催化剂”课题时,发现将生锈的铁钉放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也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于是,他们对此展开探究:
(1)提出问题:什么物质是该反应催化剂?
(2)设猜想与假设:下面是组内两位同学所作的猜想,请你完成小华的猜想。
【假设一】小芳同学:铁钉表面的氧化铁是H2O2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假设二】小华同学:铁钉里的铁是H2O2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3)实验与结论: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I:把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加入到装有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带火星木条复燃假设一成立
实验Ⅱ:取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铁粉,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无现象假设二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4)讨论交流: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小芳的“实验I”还不能够确切的说明氧化铁就是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理由是_____
(5)请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铁是催化剂的方法(写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_____
2019-04-10更新 | 73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解题方法
【推荐2】在学习完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的知识后,湖南师大附中集团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进行了两个探究课题,请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课题一: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创新实验。
图甲是教材上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小黄同学设计了图乙装置进行改进,夹持装置已省略。
(查阅资料:温度达到 40℃时,白磷能燃烧:白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1)步骤 1:如图乙,连接装置,首先检查装置的_____
步骤 2:装入相关药品,调节左右两边玻璃管内的水面相平,测得左侧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为 V1mL;
步骤 3:关闭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铜丝引燃白磷,待火焰熄灭后,过一段时间打开弹簧夹,观察到左侧管内水位上升,待水位不再上升时,测得左侧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为 V2mL;
步骤 4:再向右侧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水至两侧水面再次相平,测得左侧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为 V3mL;
(2)该实验改进后的突出优点有_____(写 2 点)。
(3)通过上述实验,小黄同学测得装置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100%。
课题二:探究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生成氧气的速率的影响因素。
小唐同学利用实验室的相关仪器与药品,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温度/℃二氧化锰用量/g氧气体积/mL反应所需时间/s
5%20200100t1
5%20200.2100t2
10%20200.2100t3
15%20300.2100t4
15%20500.2100t5

(4)根据上述实验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探究的影响因素有_____
(5)该实验中小唐同学利用了图丙装置测氧气体积,图丙方框中的装置可选择图丁中的_____(填字母,图中箭头代表物质的流动方向,忽略氧气在水中的溶解)。
(6)对比实验④⑤,若 t4>t5,可以得出实验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_____
2023-11-05更新 | 102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探究一:验证MnO2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的质量没有改变。
某同学用电子天平称取1.0gMnO2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称量,发现所得固体质量大于1.0g,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小强针对上述原因提出烘干后再称量的方案,结果得到了准确的实验结果。
探究二:温度对过氧化氢反应速率的影响。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加热后产生气泡速率明显加快,但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产生的氧气时,木条很难复燃,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经实验测定,受热液体的温度与得到氧气的体积分数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如图所示)。若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体积分数最低为49%(只考虑氧气的体积分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现欲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应将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最高温度控制在_________ ℃以下。

探究三:红砖粉是否也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效果怎样?
小雨以收集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编号过氧化氢其他物质待测数据
实验120mL 5% 过氧化氢溶液
实验220mL 5% 过氧化氢溶液1g红砖粉
实验320mL 5% 过氧化氢溶液1g二氧化锰
(1)上表中的“待测数据”是_____________
(2)如图可用于此实验收集O2的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一开始导管排出的气体是否收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1与实验____________的待测数据对比,可说明红砖粉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4)如需证明红砖粉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需通过实验证明_______
2019-11-12更新 | 1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