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化学方程式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12 题号:6374421
酸、碱、盐是重要的化合物,研究它们的性质有重要意义。

(1)NaCl、KNO3、NH4Cl三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曲线,回答下列问题:①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_____
②30℃时三种固体物质饱和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③50℃时将20gNH4Cl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④图中A、B点的坐标为:A(10,21)、B(40,64).若将100g40℃的硝酸钾饱和水溶液降温到10℃,析出KNO3固体的质量为_____g(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
(2)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氧化钙、硝酸钾、碳酸钠、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固体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与稀盐酸反应时,现象为: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且试管明显发热。但是,在分组实验中,部分小组除观察到上述现象外还看到:出现白色不溶物。
【提出问题一】分组实验中,为什么有的小组出现白色不溶物?
【实验探究一】在4支试管中加入等量、同浓度的稀盐酸,加入宽窄相同、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反应后静置观察,结果如下表:
试管ABCD
镁条长度1cm2cm3cm4cm
不溶物少量较多很多

【实验结论】出现白色不溶物是因为______
【提出问题二】分组实验中,出现的白色不溶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在MgCl2溶液中,MgCl2能发生微弱水解,反应为: ;加热能促进水解反应的进行。
②AgNO3与可溶性氯化物在溶液中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AgCl,该性质可以用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物。
③Mg(OH)2和Mg(OH)C1均为白色固体,不溶于水,能与盐酸、硝酸等反应。
【猜想与假设】
Ⅰ、______
Ⅱ、镁用量增多使生成的MgCl2增多而析出晶体
Ⅲ、生成了Mg(OH)2白色沉淀
Ⅳ、生成了Mg(OH)C1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二】过滤【实验探究一】D试管中的物质,将得到的白色不溶物分成三份,进行实验:
(1)取第一份白色不溶物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现象为没有气泡产生。
结论:假设Ⅰ不成立。
(2)取第二份白色不溶物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后,不溶物没有减少。
结论:假设Ⅱ______
(3)取第三份白色不溶物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硝酸,发现不溶物立即溶解,向所得无色溶液中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结论:白色不溶物一定含有______元素,由此推出假设Ⅳ______成立(填“一定不”、“一定”或“可能”,下同),假设Ⅲ______成立。
【实验反思】
(1)甲同学对上述实验(3)的结论提出质疑,他认为实验(3)的设计不严密,要求假设Ⅳ是否成立,在进行实验(3)之前应该______
(2)在老师的帮助下,实验小组最终确定白色不溶物为Mg(OH)Cl,试写出镁与盐酸反应生成Mg(OH)C1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为避免镁与盐酸反应生成Mg(OH)C1,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
2021-07-01更新 | 81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兴趣小组同学将CaO投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中,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固体A和溶液B,并对固体A和溶液B进行探究。
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反应有:①;②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Ⅰ.固体A成分的探究:
【猜想】①固体A中只有CaCO3
②固体A中含有CaCO3和Ca(OH)2;含有Ca(OH)2的理由是___________
【实验1】取固体A于试管中加一定量的水,振荡、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猜想②不成立。
Ⅱ.溶液B的成分探究:
【猜想】①溶液B中的溶质是NaOH;
②溶液B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
③溶液B中的溶质是NaOH和Na2CO3
【实验2】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_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猜想③正确。
【应用】资料:Ca与H2O反应生成Ca(OH)2和H2
①Ca与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②取CaO和Ca的混合物1.0g,加入到足量的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CaCO3质量为2.4g,则该混合物中Ca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2022-05-10更新 | 234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食盐和苏打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物质,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活动一】同学们通过如图1所示的两个实验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

(1)写出实验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小组同学在实验室还选择其他不同种类试剂对食盐和苏打进行鉴别,请你举出一例:______
【活动二】小组同学将实验1、2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倒在废液缸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学们对废液的成分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废液中除NaC1还含有哪些溶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HCl;                  猜想②:NaOH
猜想③:NaOH、Na2CO3; 猜想④:NaOH、Ca(OH)2
你认为哪种猜想不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1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__________Na2CO3
实验2①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静置;
②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适量的酚酞试液
①有白色沉淀生成
__________
NaOH
【得出结论】猜想③正确。
【反思交流】
(3)家庭厨房中可用紫甘蓝汁液或__________鉴别食盐和纯碱。
(4)要进一步证明废液中含有NaC1,应该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至溶液pH<7,然后滴加__________,生成白色沉淀。
2022-05-17更新 | 1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