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构成的奥秘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分子 > 物质的微粒性 >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5 题号:6612788
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结束待集气瓶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填一条即可)。
(2)放置一周后,B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C实验产生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_
(4)D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1】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图一中容易被压缩的注射器是_____(填“A”或“B”),通过对比实验,可以得出,在相同条件下,空气的微粒间的空隙比水的_____(填大或小)。
(2)图二中观察到的现象用微粒的观点解释_____
(3)图三中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b管管口,打开活塞,观察到_____
(4)图四是酒精灯的火焰结构,外焰温度最高的原因是_____。在实验室用高温传感器分别测得两只酒精灯外焰平均温度分别为666℃和783℃,相同火焰层平均温度有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写出一点)。
2021-12-23更新 | 57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图是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和改进的实验装置,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我参与我快乐,在探究灭火的原理时我用一根粗铜丝绕成线圈罩在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熄灭.我用了金属线圈灭火的原理是 __________
(2)图Ⅱ在铺有一层纯碱粉末的烧杯中点燃一支蜡烛后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溶解,然后沿着烧杯壁缓缓倒入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①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②此反应中发生相互作用的微粒是 ___________ (微粒符号),发生相互作用的微粒个数比是 _________
(3)图Ⅲ:小组同学在烧杯A中加入10mL浓氨水;在烧杯B、C中都加入20mL蒸馏水,并分别滴加几滴酚酞试液于蒸馏水中,得到无色溶液.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几分钟后,溶液颜色变成红色的烧杯是 ____ (选填“A”、“B”或“C”),请你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烧杯中溶液变红的原因 ____
2018-08-30更新 | 135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3】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进行实验】
(1)图1是课本中某个探究实验,几分钟后该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其中烧杯乙的作用______;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或推到出一些结论:①分子在不断运动;②______;(答一条即可)
【实验改进】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图Ⅰ所示装置虽能证明分子的性质,但不能证明影响分子性质的因素,于是又设计了如图Ⅱ所示的装置。
(2)在U型管的两个管口分别放入卷成筒状的棉纱布,并用橡皮塞塞紧。用注射器吸取2mL酚酞溶液从橡皮塞慢慢注入棉纱布上,使其润湿,从另一管口插入吸取了浓氨水的注射器。按此方法再组装好另一套相同的装置,将其中一套装置的下端放入热水中,从A、C端向两支U型管注入浓氨水,几分钟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该现象说明了______
【反思与评价】
(3)图Ⅱ所示的实验方法相对于图Ⅰ所示的实验方法的优点______(写一点)。
2021-10-17更新 | 2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