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构成的奥秘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分子 > 物质的微粒性 >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题型:选择题-单选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0 题号:8058705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C.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
D.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相结合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木炭在纯氧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碳原子在等体积空间内接触碰撞的氧分子数目不同
B.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夏天汽车轮胎爆炸——轮胎内气体分子体积变大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2024-05-30更新 | 55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2】今年4月29日,我市首批500辆氢能共享单车正式投运。氢能共享单车使用固态储氢技术,通过氢氧燃料电池发电,提供行驶所需的能量,并由电动机驱动单车行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压缩为固态的过程中氢气分子变小
B.氢能共享单车行驶中体现了氢气的助燃性
C.氢氧燃料电池的使用不能减缓温室效应
D.氢能共享单车行驶中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 (0.65)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3】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
A体温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遇热增大遇冷缩小
B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物质的元素组成不同
C在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一般速率比较快在溶液中参加反应的粒子接触机会多
D氯化钠放入水中,很快就“消失”了氯化钠分子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

A.AB.BC.CD.D
2017-10-10更新 | 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