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5 题号:19706057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丰富的自然界是生物学习的天然“实验室”。兴趣小组走进大自然,开展了一系列实验活动。
   
(1)小明要探究春天一天内叶片淀粉含量的变化,将多盆天竺葵进行______处理,目的是______,然后放在光下、每隔3小时取多片叶片,叶片大小、位置应相同。将叶片立刻脱色、漂洗。按时间顺序将叶片排列好(图③),滴加碘液。预测叶片颜色变化:从0时到6(见光)时的叶片颜色______,从6时至18(日落)时颜色______
(2)小李设计图二装置来探究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强度。实验时应将装置放置在______条件下、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将向______移动,原因是______
(3)小军想进一步实验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可从图三中选择装置______,以用于检验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次序已打乱),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2→6→1→_______→_______→_______→7(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排列)。
(2)6中用黑纸片把一片叶的部分区域从上、下两面遮盖,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_______________,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
(3)4中滴加的液体是       ,5中小烧杯内的液体是     ,其作用是           
(4)若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的操作步骤完全正确,那么在7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该实验还可以证明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2019-01-30更新 | 744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小倩随妈妈一起去市场上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灶台上,阳光透过窗户晒到灶台上的黄豆芽,下午的时候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绿”了。小倩觉得很奇怪,她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们,她们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请你和她们利用所学的知识一起去探究是什么原因。
(1)她们提出的问题是:叶绿素的形成是否需要光?
针对她们提出的问题,请你作出假设:___
(2)设计实验方案:
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透明的玻璃容器中。
B.把甲遮光处理后与乙一起放在灶台上培养。这样做的目的是形成___
(3)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___,乙中的黄豆芽___
(4)则该实验证明了:___
(5)我们在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中要提前对实验植株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___。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___
2024-02-23更新 | 17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技能熟练,科学探究。
(一)预习思考:
如图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如下,

请分析回答:
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
②将叶片B透明整料袋包礼(如图所示);塑料袋内放入适量的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③将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移到阳光下2小时后摘取叶片A和叶片B;
④把叶片A、B分别置于盛有酒精的烧杯中进行隔水加热后漂洗;
⑤漂洗后分别对叶片A、B滴加碘液。
(二)设问解疑
问:(1)步骤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什么运走耗尽?
答:步骤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______运走耗尽。
问:(2)叶片A滴加碘液后绿色部分变为什么色,非绿色部分变为棕黄色,说明绿色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物是什么?该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答:叶片A滴加碘液后绿色部分变为_____色,非绿色部分变为棕黄色,说明绿色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物是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问:(3)叶片B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是因为缺少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什么?
答:叶片B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是因为缺少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______
(4)步骤④隔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2019-03-02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