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汝州市有道实验学校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河南 八年级 期中 2022-12-12 45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走进社会生活、遵守社会规则、勇担社会责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生存和发展          
②每个人都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④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 在社会关系中,下列属于地缘关系的是(     
①同乡关系   ②同事关系   ③同学关系   ④邻居关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为亲社会行为的是(     
①同情和关心遭遇挫折、不幸的人
②主动关注、了解社会,积极建言献策
③增强忧患意识,优先考虑个人前途
④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4. 许多同学参加志愿者活动之后发生了巨大变化:冷漠的变热情,脆弱的变坚强了……可见(     
A.我们应该多了解社会B.参加志愿者活动就能完成社会化
C.人在社会中能够不断成长D.我们的情绪变化太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5. 农业部调查显示,到2020年,我国农产品电商交易额将达到8000亿元,预计年均增速将保持在40%左右。这表明“互联网+农业”所隐藏的潜力是巨大的,其正在潜移默化地引领我国农业产业的变革方向。材料说明(     
A.互联网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B.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C.互联网丰富了人们各领域的生活
D.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学习、社交等各个方面都深受其影响,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由此可见(     
A.今天,人们生活、学习和事业发展都必须依赖网络
B.必须充分认识网络作用,最大限度发挥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优势
C.网络的虚拟世界能给人们带来无穷的快乐
D.网络是生活的全部,我们要做网络的主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在国家实施“互联网+政务”的推动下,各级地方政府举办的“网络问政”节目纷纷上线,成为一道推动政务公开的独特风景。面对“网络问政”,我们应该(     
①事不关己,不闻不问
②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表达自己的诉求
③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见解,攻击当地政府
④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8. 网络谣言不仅败坏个人名誉,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而且损害国家形象、影响社会稳定。在净化网络环境、消除网络谣言的行动中,青少年不应该做的是(     
A.要遵守法律和道德,不制造、不传播谣言
B.增强公民意识,对网络谣言要进行举报
C.积极参与其中,推波助澜大力传播谣言
D.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和抗诱惑能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如图漫画中人物的行为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在社会生活中,只要目的是好的,有些纪律可以不遵守
B.在考试过程中,当遇到同学需要帮助时,应伸出援助之手
C.在考试过程中,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抄袭别人的答案不应视为违纪行为
D.任何规则,都必须落实到人们的实际行为中,才能发挥其规范社会秩序的效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0. 社会生活中,公民须遵守一些规定,如“不准带手机进考场”、“严禁酒后驾车”、“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这是因为(     
A.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B.人们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C.只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秩序D.维护秩序必须限制人们的自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B.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C.自由与规则不可分D.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在日常生活中,天天有人出行,“对票入座”是一条基本规矩,但接连曝出的高铁“霸座男”“霸座女”等新闻一次次刷新了大家对于“耍无赖”的认知:“我站不起来”“帮我找个轮椅呗”……语出惊人的“霸座”者“泰然自若”的目无法纪。“霸座”者应该(   
A.依法办事,维护自身权益B.帮助他人,坚定维护规则
C.建言献策,积极改进规则D.自我反省,自觉遵守规则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3. “一个永远不欣赏别人的人,也就是一个永远也不被别人欣赏的人。”这告诉我们在交往中要(     
①学会欣赏自己独特的美   ②善于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
③学会宽容他人   ④学会欣赏、赞美他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4. 杨雄说:“人而无礼,焉以为德。”这说明(     
A.人生的价值在于讲礼貌B.凡人都是有礼貌的
C.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D.不讲礼貌的人没有道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思想家颜元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①礼貌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内涵和良好修养
②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③我国的礼仪文化博大精深,需要全部继承
④中学生应掌握基本的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6. 疫情期间,杨某在进行网络直播时,戏唱国歌,因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的有关规定,被公安局依法行政拘留5日。杨某的行为属于(     
A.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D.严重违法行为
2022-12-1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汝州市有道实验学校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快递员小张送快递到某公寓时,发现屋里的几个人神神秘秘,小张怀疑他们是在做违法之事,不动声色离开后,拨打电话报了警。事件中的小张(       
①胆小怕事,不敢与犯罪分子作斗争   
②具有见义勇为的高尚品质,值得褒扬
③能够有勇有谋地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④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置自己于危险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7-25更新 | 71次组卷 | 20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二、辨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8. 诚信既是立身之本,又是处世、教子、经商、治国之道。某班开展了“诚信做人”的主题班会,同学们针对诚信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小明说:“言而无信难立足,永不说谎要记住。”小芸说:“一诺千金是美德,诚实守信好处多。


请你运用学知识,对上面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三、分析说明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分析说明题 | 较易(0.85)

19. 材料一   公民王某在网上捏造事实,无端诽谤多人,情节严重,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而且,他还在网上编造、散布对国家机关产生不良影响的虚假信息,严重扰乱公共秩序。王某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经公开审理,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3年。

材料二   李白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网络时代却不是这样,在地铁、公交车里、在餐桌上、在聚会中……到处都是“低头看屏幕”的“低头族”,到处是人,但人们的心却各在他处。数字终端,让我们渐渐远离了实际生活。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谈谈材料二中的“低头看屏幕”现象的危害。
(3)结合以上材料,请你为人们合理使用网络出谋划策。
分析说明题 | 适中(0.65)

20. 材料一   某市曾发生一件让人痛心又发人深省的事:一位80多岁的老人在街头突发疾病昏倒在地,众人围观却无人施救,致使该老人最终死亡。

材料二   据统计,我国志愿服务组织已有139万个,人数将近1.2亿,广大志愿者在社区建设、扶贫济困、环境保护、大型赛会、应急救援等领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从人与社会的角度,对材料一中人们的行为进行评析。
(2)阅读材料二,谈谈青少年参加志愿者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两个方面即可)
分析说明题 | 适中(0.65)

21. 材料一   王某在地铁上吃东西时乱扔垃圾,面对其他乘客的劝阻,他不但不听,还把食品包装袋丢弃在车厢,随后扬长而去。这种行为破坏了乘车环境,扰乱了地铁正常的乘车秩序,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王某处以行政拘留。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对扰乱公共汽车、火车、船舶、航空器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违法行为,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为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的罚款。

材料二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现出团伙犯罪、暴力化、智能化等新特点;青少年犯罪有70%是团伙犯罪。由于青少年年龄小、思想不成熟和依附性强。他们在实施犯罪时往往有胆怯心理,总感觉一个人作案势单力薄,所以就纠集多人,形成“作案氛围”,一哄而上,既能互相壮胆,又能分工合作。青少年犯罪向暴力型转化,作案手段比较野蛮和凶残,往往是不计后果。


针对以上材料,八年级(2)班同学开展了关于“违法与犯罪”的相关讨论,请你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下面问题的讨论。
(1)材料一中王某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2)结合法律链接,对王某的行为进行评析。
(3)根据材料二谈谈违法犯罪对青少年的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和信息,请你就如何预防违法犯罪,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走进社会生活、遵守社会规则、勇担社会责任

试卷题型(共 21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7
辨析题
1
分析说明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走进社会生活
1,2,3,4,5,6,7,8,19,20
2
遵守社会规则
3
勇担社会责任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单题
20.85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单题
30.65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单题
40.85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单题
50.85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单题
60.94网络丰富个人生活的表现  网络的负面影响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单题
70.65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单题
80.85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单题
90.65自觉遵守规则单题
100.85社会规则对保障社会秩序的作用单题
110.65自由和社会规则的关系单题
120.65自觉遵守规则单题
130.85尊重他人的要求单题
140.85文明有礼的重要意义单题
150.65文明有礼的重要意义  做文明有礼人的要求单题
160.85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单题
170.65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意义和要求单题
二、辨析题
180.94诚信的重要性  践行诚信的要求
三、分析说明题
190.85网络的负面影响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200.65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必要性  服务社会的意义
210.65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  遵章守法 防范一般违法行为  预防犯罪的要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