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三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浙江 八年级 期中 2018-12-03 20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走进社会生活、理解权利义务、民主与法治、遵守社会规则、在集体中成长、走进法治天地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 在家里,“我”是爸妈的乖女儿;在社区“我”是叔叔阿姨心目中的小邻居;在学校“我”是老师的好学生。这里“我”的身份确定依据分别是(       
A.地缘关系、业缘关系、血缘关系B.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C.地缘关系、血缘关系、业缘关系D.业缘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
2021-02-26更新 | 121次组卷 | 19卷引用:【校级联考】黑龙江佳木斯市建三江农垦管理局15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 全国“两会”召开前,多家网站联合开展了“我向总理说句话”的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广大网民积极献计献策,体现了
①网络能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②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③网民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④互联网对保障公民参与权、表达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读下漫画,据此回答下题。



4.漫画中司机的行为告诉我们 
①遵守规则需要加强自律,敬畏规则 
②维护规则需要提醒他人遵守规则 
③遵守规则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       
④礼让行人是具有文明素养的体现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5.机动车过斑马线要礼让行人,这不仅是一项基本礼仪,更是一条法律。机动车“礼让斑马线”说明了
①要强化他律,严格执法
②要强化司机的道德自律,树立文明驾车理念
③所有司机的规则意识不强,容易危及行人安全          
④规则的完善能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18-11-29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三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十九大提出“人民共创共享共治”思想,强调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人生而平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
A.每个人的知识水平都相当
B.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C.每个人的生活水平都一样
D.每个人都拥有相同的金钱和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这表明法律与社会规则之间的关系是
A.
B.
C.
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张军国庆节随爸爸一起出去旅游,这是他在日记中记下的话:今天很不高兴,我亲眼 看见走在我前面的游客将吃完的零食袋子扔在了走廊上。我说了一句:“请带走你的 垃圾。”他竟然回了一句:“多管闲事。”该游客的行为(        
①是不自尊的表现,也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②说明他缺少社会公德意识,不遵守社会秩序
③是不文明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④虽不符合道德要求,但扔垃圾是他的权利和自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2020-11-19更新 | 20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村民老张因不满W镇政府强制拆迁行为,依法将该镇政府告上法院。人民法院审理后,判决镇政府拆迁行为违法。据此回答下题

9.老张提起的诉讼属于
A.民事诉讼B.刑事诉讼C.行政诉讼D.财产诉讼
10.这一案例启示我们
①要敢于状告侵权者,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②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诉讼是最权威的手段
③打官司虽然不太光彩,但是却非常地有效
④与政府打官司,法院总会维护弱者的利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二、情境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情境探究题 | 适中(0.65)

11. 张乐最近在网络上阅读到以下三则信息,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信息一【小记者招募 】                                          信息二【全国劳模推荐程序简化】


        

信息三【网络改变世界】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即从文本阅读转向超文本阅读,从单纯的阅读文字转向阅读多媒体电子读物,网上阅读使阅读更加便捷…… 走路、吃饭、地铁、公交上……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空闲时间,他们总是拿着手机看。日前,央视《共同关注》栏目呼吁,手机“低头族”越来越多,这些人不但忽视了多种安全隐患,还因长期低头而忽视了人间亲情…  


(1)阅读材料一,从“亲社会行为”角度说出青少年应该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2)请从“社会规则”的角度,说说材料二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现象给你怎样的启示?
(3)材料三阐释了什么道理?请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青少年应该如何正确参与网络生活?
2018-11-29更新 | 29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三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三、分析说明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分析说明题 | 较难(0.4)

12. 我们在学校、社会生活中通常总会遇到各种事情或问题。阅读下列三个情境,回答问题。

情境一:
期末考试,你发现小明同学把复印缩小的材料带入考场准备偷看。
(1)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小明的行为。
情境二:
放学的时候,小张和小王同学骑车在马路上追逐打闹,大声喧哗,并且说粗话脏话,被交警及时阻拦,并批评教育。
(2)小张和小王的言行违背了社会生活中的哪一道德?结合所学知识,你觉得交警该如何批评教育他们?
情境三:
班里的一些男生给同学取难听的绰号,取笑同学。
(3)当你看到这一现象你会怎么做?请说明理由。

四、情境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情境探究题 | 较难(0.4)
13. 某市开展“法律进校园”的宣传教育活动。以下是某校在该活动中的展板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案情再现)重庆《拍案说法》曾采访过一个青少年犯罪团伙“老大”林林,获知了林林的犯罪经历。“我叫林林,今年18岁。读初一时成绩不好,经常旷课,经常去网吧和营业性歌舞厅,后来我索性辍学了,在社会上打拼的过程中,我组建了一个由10多个人组成的团伙,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我们结伙抢劫18起,故意致人重伤4起,劫得财物约6万元。最终我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

(法律链接)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林林的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
(2)请指出林林辍学后的行为的性质,并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理由。
(3)林林的犯罪经历对我们青少年有何警示?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走进社会生活、理解权利义务、民主与法治、遵守社会规则、在集体中成长、走进法治天地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8
情境探究题
2
分析说明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走进社会生活
2
理解权利义务
3
民主与法治
4
遵守社会规则
5
在集体中成长
6
走进法治天地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单题
20.85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单题
30.85网络丰富个人生活的表现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  监督权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单题
4-50.85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我们身边的规则题组
60.65平等对待他人单题
70.85我们身边的规则单题
80.65自觉遵守规则  尊重他人的要求单题
9-100.85公民维护权利的途径和方式题组
二、情境探究题
110.65在集体共建中尽责的要求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我们身边的规则
130.4树立法治意识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三、分析说明题
120.4尊重他人的要求  做文明有礼人的要求  践行诚信的要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