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走进社会生活 > 网络生活新空间 > 合理利用网络 >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8 题号:18741021

材料一   直播带货狂热的背后,一些行业黑幕被揭穿;电商平台数据造假,使用虚拟数据诱导普通消费者购买商品;交易骗局,在骗取一定的销售量之后,在取消订单或者退货……

材料二   近年来,短视频App异常火爆,炫富、骂脏话、虐待动物、无底线的恶搞、宣扬早恋等段子比比皆是。长此以往,这些负面信息会被青少年视为正常的娱乐方式,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及日常的学习生活。


(1)请从诚信的角度,对“直播带货”中“数据造假,交易骗局”的行为进行评析。
(2)请针对材料二中存在的问题对青少年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意见。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请你对以下案例进行思考、分析,探索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之路。

材料一   自2019年起,我市开启垃圾分类青少年志愿服务行动这一新风尚。广大青少年纷纷利用课余时间走进社区,通过派发垃圾分类宣传单张,收集市民对“垃圾分类”的金点子,了解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述求,带动更多的人学习和落实垃圾分类环保理念:更有爱好科技的同学动脑,设计了吃垃圾的小怪兽“只能分类垃圾桶”;喜欢编程的同学自创了一款垃圾粉来APP,让人们在闯关游戏中掌握垃圾分类知识……

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生们不用去学校在家里就可以上网课,授课内容还可以多次重复播放,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一些优秀学校的优质课程,还可以给其他学校共享。但一些孩子在此期间容易沉迷网络,在网上玩游戏,老师又无法时时、处处对每个孩子照顾得很周到,所以孩子可能上课时心不在焉,长时间上网课也容易影响孩子的视力。

材料三   2020年1月29日18时许,吕某在家中利用微信先后在多个微信群内散布“在××市××小区内,四个从武汉回来的人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烧不敢去治,都死了”的信息,造成一定范围群众恐慌。经查证,吕某发布的信息系谣言,警方依法对违法行为人吕某强予以行政处罚。


(1)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我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有何意义?
(2)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具体活动或途径,养成亲社会行为。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4)结合材料三请回答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5)请你为广大青少年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建言献策。
2021-10-07更新 | 27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2】【认识网络,学做主人】

材料一:2016年1月5日,《第八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发布。调查显示,91.9%的未成年人有使用互联网的经历,娱乐游戏、完成作业、查阅资料和放松休息是他们上网的主要目的。在网络交往方面, 85.7%的未成年人在网上进行交流的对象是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50.9%的未成年人在网上结交到现实生活中不认识的新朋友。

材料二:2018年6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国际统计分类》中,首次将沉溺于强迫性电子游戏列为一种精神疾病。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网络生活新空间》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网络在当今社会中发挥着什么巨大作用?
(2)网络生活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避免沉溺于强迫性电子游戏这种精神疾病的健康问题?
2021-09-23更新 | 24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做网络的主人

材料一   小明利用携程网订了飞往北京的机票,在当当网上购买喜欢的书籍,利用美团点外卖。在二十大召开之际,积极通过人民日报客户端开在“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专栏建言献策。网络方便快捷,生活惬意无比。居家期间,小明痴迷网络游戏“王者荣耀”,经常不眠不休通宵玩游戏,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近视度数加深。网络让人烦忧。


(1)结合小明的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谈谈网络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有人认为:网络是自由的,可以想说什么说什么。


(2)请评价这一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材料三

倡议书

网络谣言时有发生,为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远离网络危害,特向全体学生发出如下倡议:


①______;
②______。
(3)请同学们完成上面倡议书。
2022-11-29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