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走进社会生活 > 网络生活新空间 > 网络改变世界 > 网络丰富个人生活的表现
题型:综合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 题号:209461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互联网高度渗透、上网触手可及的当下,未成年人是地地道道的数字原住民,网络甚至已成为其日常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水和空气。未成年人网民逐渐成为网络用户的主力军,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未成年人保护的新领域。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


   
(1)运用网络的利弊知识,请你评析以上两位同学的观点。
(2)为了深化学生对网络的正确认识,以行动营造“绿色上网、文明上网”的环境,请你为自己制定一份“使用网络之规”。

相似题推荐

综合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校八年级同学围绕参与社会生活开展以下学习活动。

活动一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某中学成立“雏鹰”志愿服务队,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小秦制定了活动方案(如下所示)。

活动时间活动地点
活动目的____
活动内容设计一条宣传标语:②____
提供两种符合中学生实际的公益项目:③____
注意事项参加公益项目时,要遵守活动纪律。④____

(1)请按要求完成活动方案的具体内容。

活动二   互联网到底是“天使”,还是“洪水猛兽”?八年级(2)班组织了一场辩论赛。以下是双方提出的一些论据:

正方:互联网是“天使”。边远地区的病人通过远程问诊平台得到及时救治;红绿灯实时感知车流量并优化配时,提高车辆通行效率……

反方:互联网是“洪水猛兽”。网络上时不时会出现一些捏造事实、主观臆断的虚假信息;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

(2)请你参与辩论,给出自己的论点及论据。

活动三   小秦向同学们分享了一则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20231215日,中央网信办发布通知,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信息内容导向不良问题”专项行动,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

(3)同学们围绕“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发出倡议,请你写出倡议要点。
2024-01-11更新 | 58次组卷
综合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第一小组围绕共谋幸福生活开展了以下分享活动。

活动一   小秦分享了自己所整理的近年来我国社保事业发展的相关成就:

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其中,2021年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已达5亿,电子社保卡全年累计提供线上服务112.51亿人次;2022年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已达7.15亿,全年累计提供线上服务112.85亿人次;2023年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已达9.62亿人,全年提供服务151亿人次。

(1)为了便于研究,请你用表格的形式归纳整理上述资料。(温馨提示:请别忘记表格的标题)
(2)从上面的数据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活动二   小童分享了春节随家人走亲访友时了解到的相关信息:

信息一   以前人们最常吃土豆、大白菜、萝卜老三样,瓜果梨桃都是稀罕物,现在餐桌上,智利车厘子、泰国榴莲、越南火龙果、墨西哥牛油果等进口水果屡见不鲜。

信息二   以前,青年穿着式样单一、颜色单调的服装,远看一大堆,近看蓝绿灰,如今的青年穿着个性时尚、丰富多彩的服饰。

(3)结合以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小童所描述场景的原因。

活动三   小张分享了他们一家的家庭收入情况:

家庭收入汇总

妈妈:
国企上班,工资8000元。
爸爸:
私企技术骨干,工资15000,还有技术入股分红1万元。
爷爷:
村办企业上班,工资4000元。
舅舅:
重度残疾,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700元。
(4)请你写出小张一家每月属于按劳分配所得的收入为多少元。(温馨提示:记得写出计算过程)

活动四   小何分享了随家人挑选年夜饭就餐地点时看到的场景:

餐饮品牌联名动漫、热播影视剧抱团发展,餐饮+直播”“餐饮+亲子”“餐饮+农业观光等创新形式不断涌现。

(5)小组长倡议小组成员为自己家乡餐饮业创新发展出谋划策。为此,请分享你的“金点子”。(温馨提示:记得要把所出主意的思路阐述清晰)
2024-06-03更新 | 7次组卷
综合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一样,有精彩也有无奈,为了引导同学们正确利用网络交往,享受网络交往的诸多益处,防范网络的不良诱惑,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开展一次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主题拟写】
(1)请你为这次主题活动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活动设计】
(2)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观点辨析】活动中,小新发现有同学把手机带入了学校。围绕这一话题同学们各抒己见。

观点一:赞成初中生携带智能手机进学校。1.小明给妈妈发了条微信:放学后要参加义工活动,晚些回家,请放心。2.课间休息时,小华通过手机微课学会了因式分解的多种方法。3.小强用手机向政府官方微博反映了学校周边交通拥堵的问题。       

观点二:反对初中生携带智能手机进学校。1.今天的语文课上有四位同学的手机“课堂机叫”不时打断老师的讲课。2.最近小朱机不离手,经常在宿舍用手机随意发表言论。3.小方在QQ聊天时透露的个人真实信息,网友说要来学校找她。


(3)你支持上述哪个观点?请说明理由。   
【温馨提示】
(4)请你就青少年上网提几条合理建议。
【我来支招】
(5)生活中有的学生通过读书、跑步等方式,防止沉迷网络,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高招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2019-11-11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