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文明与家园 > 守望精神家园 > 延续文化血脉 > 中华文化的特点
题型:综合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9 题号:215092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某校九年级开展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探究一】感悟文化魅力

2023923日,浙江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上,良渚、宋韵、诗词、丹桂,从风雅颂歌到梅兰竹菊等满满的中国文化元素刷屏现场。东道主中国以绵延五千年的文化印记,向八方宾朋展现了一场体育盛会如何牵手中国式浪漫



(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探究二】加强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最重要的通道之一。下表为不同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国通过丝绸之路加强文明交流的主要表现。

古代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四大发明、养蚕技术等成果传向西方和世界,同时,中国也接收了胡椒、亚麻、香料等物品及各地区的文化、语言、宗教和科技等方面的影响。
当前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领域的合作蓬勃开展,从宗教到哲学、从道德到法律、从文学到绘画、从戏剧到音乐、从城市到乡村,形成了覆盖广泛的世俗礼仪、写下了传承千年的不朽巨著、留下了精湛深邃的艺术瑰宝、形成了种类多样的制度成果,为世界提供了丰富的文明选择。

(2)结合材料,分析中国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的重要意义。

【探究三】担负文化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走向未来的少年,要担负起文化使命。


(3)结合上述材料,请你完成以下倡议(至少完成3条)。
倡议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发展,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特此,倡议青少年应该:
①____。
②____。
③____。

相似题推荐

综合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2018年10月23日上午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了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

大桥设计港珠澳大桥主桥为三座大跨度钢结构斜拉桥,每座主桥均有独特的艺术构思。例如:青州航道桥塔顶结型撑吸收“中国结”文化元素,将最初的直角、直线造型“曲线化”,使桥塔显得纤巧灵动、精致优雅。九洲航道桥主塔造型取自“风帆”,寓意“扬帆起航”,与江海直达船航道塔身形成序列化造型效果,桥塔整体造型优美、亲和力强,具有强烈的地标韵味。
科研成果港珠澳大桥建设先后攻克了人工岛快速成岛、深埋沉管结构设计、隧道复合基础等十余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带动20个基地和生产线的建设,形成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建立了中国跨海通道建设工业化技术体系。大桥工程的技术及设备规模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
价值意义港珠澳大桥是国家工程、国之重器,其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大桥建成通车,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

以上是某班同学所收集的相关资料,请你欣赏,并按提纲要求配解说词。(提纲要求:结合文本资料内容,编写提纲。围绕大桥设计、科研成果、价值意义分别进行解说。列出提纲即可,观点明确,条理清晰,总共80字左右。)
2021-04-23更新 | 18次组卷
综合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2021年,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胜利,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某中学九年级(3)班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利用清明小长假带领学生骑行,到距离30公里外的左权县走访调研。
【未雨绸缪】

为了安全到达目的地,有效开展调研,班委会提前做了以下安排:检查好自行车,并准备必要的修车工具,如螺丝刀等,准备医药包,收集、查阅、整理沿途有关的各种资料和相关信息。可是老师说班委会考虑的还是不周到。


(1)请你帮他们完善准备工作。
【沿途采风】

出发前,有同学提议:“既然到了左权,咱们能不能在调研之余去参观黄崖洞革命纪念地?路上还能看见绿油油的、一人高的玉米地。”又有同学说:“离左权不远的平遥还有个平遥古城,那可是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时间允许的话咱们也去参观参观。”


(2)以上对话有两处错误,你能找出来吗?

另一个同学说:“地上文明看山西。山西一共有三处世界文化遗产,尽显历史遗风。我这里准备了对应的图片,谁能回答出分别是什么?”



她又接着说:“图片①中的建筑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图片②中的建筑凿于北魏兴安二年(453)。”
(3)这位同学想表达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总结反思】
(4)在返回的途中,大家聊得热火朝天,纷纷交流着自己的收获。你觉得他们会说些什么?
2021-06-06更新 | 37次组卷
综合探究题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当代传承和深入发展,是对古代朴素的生态理念和历史实践的综合性重坚与整体性超越,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精髓,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重要场合都旁征博引了古人的智慧。

【引经据典】

“草木荣华满硕之时,荆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身,不绝其长也”。——《荀子》

“顽天时,星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齐民要术》

【领悟思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1)从古人的生态智慧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哪些特征?

【生动实践】

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片绿洲,但是由于过度开垦伐木,塞罕坝由“美丽的高岭”退化成了漫漫黄沙,茫茫荒原。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林场人发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沙地变林海、荒原变绿洲的人间奇迹。如今的塞罕坝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是“华北绿宝石”。

(2)塞罕坝“三代林场人”的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硕果累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森林覆盖率持续增长,人工林保存面积13.14亿亩;湖泊水质的优良比例达到了73.8%;完成防沙治沙3.05亿亩,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实现“双缩减”……

贵州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98.6%,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森林覆盖率达63%

黔东南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并成就明显。2024年以来,黔东南州“两江一河”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一季度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国第六,持续保持全省第一。

(3)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我们为什么能取得如此生态成就。
(4)黔东南州某中学开展以“绿色黔东南我的家乡情”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请你以中学生的身份为本次活动撰写一份倡议书。
昨日更新 | 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