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4-2015学年福建龙岩市江山中学七年级上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福建 七年级 阶段练习 2015-03-10 268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观察下面示意图,判断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生活时期大约所在的位置
A.AB.BC.CD.D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2. 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A.神农氏B.黄帝C.炎帝D.大禹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从夏、商、西周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统治者应该(     
A.重视教育B.增强军事力量C.发展经济D.勤政爱民
2023-11-14更新 | 46次组卷 | 101卷引用:2012-2013学年山西农大附属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4. 巨大的商代司母戊大方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青铜工艺水平高超B.原始农耕文明出现
C.畜牧业发达D.铁器开始使用
2020-10-08更新 | 101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东省凤城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0. 秦朝时万里长城的东西两端是
A.辽东、临洮B.山海关、嘉峪关
C.山海关、临洮D.辽东、嘉峪关
2016-11-27更新 | 17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3-2014学年安徽芜湖县五校联考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1. 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和秦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秦始皇焚书坑儒引起知识分子不满B.秦朝的统一违背了历史发展趋势
C.秦灭六国引起人民不满D.秦朝的暴政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3. 汉武帝能够打败匈奴的最根本原因是
A.卫青、霍去病等汉朝将士英勇善战
B.汉武帝本人雄才大略,又善于用人
C.和亲政策持续几十年,匈奴失去斗志
D.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5. 提出“众生平等”的宗教是(     
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2021-12-11更新 | 206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3-2014年福建龙岩市新罗区七年级上期质监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这道诗所概括的历史与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最为相关?
A.曹操B.司马懿C.诸葛亮D.孙权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7. 善于学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源泉,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看,他主要向哪个民族学习
A.鲜卑族B.汉族
C.匈奴族D.氐族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8.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
A.刘歆B.刘徽C.张衡D.祖冲之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20. 北朝时期石窟艺术是随着宗教的传播发展起来的,这种宗教是
A.伊斯兰教B.基督教C.佛教D.道教

二、改错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改错题每小题只有一处错误)
1、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四羊方尊。
错误:                      订正:                       
2、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楚庄王。
错误:                      订正:                       
3、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上中下的顺序排列,东边的是秦国。
错误:                      订正:                       
4、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30年。
错误:                      订正:                       
5、秦汉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是指云冈石窟。
错误:                      订正:                       
6、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中央十套《百家讲坛》开讲的品三国的历史节目,小敏很喜欢看,时不时在课后“品”起三国。小敏说,曹操统一北方后,挥师南下在赤壁打败孙刘联军,统一了国家,奠定了以后三国鼎立的基础。以上说法有一处错误,请指出错误并说明理由。
错误:                                                       
理由:                                                       
2016-11-2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福建龙岩市江山中学七年级上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三、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 《史记》记载,守旧贵族由于利益受损,他们和太子串通一气,就诽谤商鞅。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商鞅失去了支持,被诬陷为“谋反”,“车裂”而死。
(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表明他什么思想?
(2)材料二所反映的内容与他的哪一项变法措施相对应?
(3)从材料三之中,可以看出改革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23.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我国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的奏本,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
材料二: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出土了一张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材料三:……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
材料四: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出去的。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记载是否符合史实,请加以说明。
(2)目前已知最早的纸出现在我国哪个朝代?
(3)我国历史上最符合“化腐朽为神奇”一词的科学技术成就是哪项?为什么说它“化腐朽为神奇”?
(4)我国的造纸术有何世界意义?
24. 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时代,试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课文,补充完成下表
秦始皇巩固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政 治
称皇帝,总揽大权:中央设三公;( )
经 济
统一货币;( )
思想文化
统一文字;( )
军 事
北击匈奴,( );兴修灵渠,拓展南疆

(2)根据上述表中的内容,试用最简练的语言评价秦始皇。
(3)有人说秦始皇还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请你用一个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4)秦始皇与汉武帝比较,你认为哪个更了不起,为什么?

四、简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5.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既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战乱和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时期,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
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
(1)此时期我国哪一地区得到大规模的开发?此地大规模开发优越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2)此地除也优越的自然条件外,还有哪些大规模开发的有利条件?
(3)此时期有“八姓入闽”,他们迁入福建对福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易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2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改错题
1
综合题
3
简答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世界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元谋人 单题
20.94远古的传说单题
30.85西周的灭亡和平王东迁  夏桀的暴政  武王伐纣单题
40.85青铜器 单题
50.94都江堰单题
60.65铁犁牛耕的使用单题
70.94我国文字的演变单题
80.94孔子单题
90.94秦朝的建立单题
100.94秦北筑长城单题
110.94秦末农民大起义  秦朝的暴政单题
120.94大一统的汉朝单题
130.85单题
140.94单题
150.94佛教单题
160.65三国鼎立的形成单题
170.94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单题
180.85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单题
190.65贾思勰和《齐民要术》单题
200.94石窟艺术 单题
二、改错题
210.64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三、综合题
220.64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230.64秦汉的科技和文化
240.4秦朝的兴衰  大一统的汉朝
四、简答题
250.4永嘉南渡和江南开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