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郑州市书生联盟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学情监测历史试题
河南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22-03-31 16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图书馆里收藏的从各地收集来的手稿,光是藏书目录就多达120册,这些珍藏吸引着东西方各地好学之士到这里来从事研究。这些可以用来印证(       
A.亚历山大东征促进文化交流B.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C.罗马扩张毁灭了西方文明D.拜占庭帝国盛极一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伯里克利当政时期,法律规定只有“其父母皆为雅典人者,始能为雅典人”。这一规定体现了(       
A.雅典民主选举的公平性B.雅典民主主体的狭隘性
C.提供任职津贴的必要性D.城邦公民教育的局限性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古罗马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在长期司法实践中,罗马人认识到外来民族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新的法律—万民法。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该法律体系的是(   
A.贵族垄断立法权
B.具有灵活性和实效性
C.广泛借鉴外邦人的法规
D.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中世界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后期又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这说明(       
A.欧洲文明源自阿拉伯及东方国家B.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的传播者
C.阿拉伯为传播西方文化作出贡献D.西方文化与阿拉伯文化同根同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随着西欧封建制的形成,生产也有所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的门类越来越多,技术也日趋复杂,手工业脱离农业而独立,手工业者离开庄园集中到新旧城市里进行生产,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这表明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大学的兴起B.市民阶层发展壮大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庄园的出现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自治城市本身所获得的种种自由权和城市内部所建立起来的各种自治制度都构成了对封建制度的挑战。”材料表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       
A.有利于欧洲社会的稳定B.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C.使市民获得了自治权力D.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选择题 | 适中(0.65)
7. 文艺复兴时期,学者和艺术家不仅研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还研究欧几里德和阿基米德及物理学和数学研究的贡献。这表明文艺复兴(       
A.全面复活希腊的古典文化B.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兴起
C.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D.不再以宗教为主要题材
2022-06-02更新 | 49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8. 运用多元史观评价同一历史现象,能够使我们对历史现象的理解更透彻。可以采取下列史观,从不同角度分析的历史现象是(       
革命史观——早期殖民扩张:文明史观——人类文明连接,交流碰撞发展整体史观(全球史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分散走向整体,现代化史观——资本主义扩展,落后地区开发
A.三角贸易B.文艺复兴C.手工工厂和租地农场D.新航路开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下列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活动体现了当时世界的发展潮流,这一潮流是

林肯在战场上

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

明治维新时期的小学课堂
A.民族独立B.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分隔开来,但17、18世纪发生于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却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目标是
A.废除君主专制制度B.打击欧洲封建势力
C.实现民族解放独立D.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1. 1815-1830年,英国的年均移民人数是2.5万人。而到1842年时,英国的年均移民人数激增至12.6万人,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日不落帝国的建立B.受工业革命的影响
C.国内劳动力的不足D.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马克思认为,在选择职业时,应该遵循的主要目标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他倾注了毕生精力实践该目标。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所取得的实践成果是(       
A.参与第一国际的创立B.创办共产主义者同盟C.声援巴黎公社的斗争D.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公社在1871年4月12日晚间会议上,一致决定通过拆毁旺多姆凯旋柱的法令。法令宣告,公社作出这一决定是“鉴于皇帝圆柱是野蛮行为的纪念物,是武力和虚荣的象征,是对穷兵黩武的崇扬和对国际权利的否定,是胜者对败者的长期侮辱”。从材料可以看出
A.对拿破仑称帝霸业的崇扬
B.法国大革命的深远影响
C.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精神
D.对第一国际权利的否定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4. 据研究,拉丁美洲使用的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英语等,夹杂了大量印第安人和黑人土语词汇,与西、葡、英的语言不尽相同。这种状况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C.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D.英法争夺殖民地霸权
2021-05-15更新 | 546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废除农奴制“标志着俄罗斯开始从农业过渡到工业发展,为发展私人的积极性与创业注人了动力。”为“创业注入了动力”主要是指这次改革(       
A.表明了政府鼓励私人创业的决心B.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C.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稳定政治环境D.为经济发展营造了统一的市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林肯写道:“如果不解放一个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就一个不放;如果解放全部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就全部解放;如果解放一部分奴隶,不解放其他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也照搬。”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B.林肯的目的是维护国家统一
C.林肯主张废除奴隶制D.林肯的目的是争取国家独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一开始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后来,出现了许多矛盾,所以改革措施中又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因 素。由以上可见,明治维新
A.始终全盘西化B.彻底根除封建制度
C.有选择地西化D.走上对外侵略道路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学龄儿童人学率达97.5%;1900年英国初等学校在校生比1870年增加了5倍;1903年法国已婚男子和女子的文盲数量分别降至4.4%和6.3%。这主要是由于(       
A.城市化的推动B.人口快速增长C.工业化的发展D.人口素质提高
2020-10-26更新 | 999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0年河南省许昌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9. 爱因斯坦曾说,“不让任何人猜测这一点,牛顿的伟大成就真的会被其他的什么理论所代替。他伟大而明晰的思想将永远作为我们整个现代概念构架的基础而保留下来。”这句话旨在强调(       
A.牛顿力学被狭义相对论所取代的意义B.牛顿力学是近代物理学最先成熟的体系
C.牛顿的科学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D.运动三大定律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框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由此可见
A.英国向德国勒索钱财意在20年后发动战争
B.英国与德国的矛盾经过一战没有得到解决
C.英国从德国得到的钱财使用期限是20年
D.英国为了20年后的战争与德国签订和约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21. 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历史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究历史,了解中华民族,认识世界文明。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将上述遗产按其性质进行分类。(均写出图片字母代号即可)
(2)选择一处文化遗产解读其蕴含的历史信息。
(3)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设立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是什么?
综合题 | 适中(0.65)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自由女神像又称为自由照耀世界,位于美国纽约哈德逊河口附近,是法国在1876年赠送给美国的。女神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一本封面上刻有“1716年7月4日”字样的法律典籍……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象征着挣脱暴政的约束,追求自由。

材料三:“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

——《人权宣言》

材料四: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全球通史》

材料五:这次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间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反映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过,其中1640年、1689年发生的大事分别是什么?该图反映了英国革命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2)据图2和材料二回答:法国赠送美国自由女神像为什么是在1876年?女神脚下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是针对什么制度提出来的?材料四中这位意大利爱国者为什么说“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请简要说明理由。
(4)材料五中“这次改革”对俄国有何重大影响?
23. 近代以来,大国崛起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探究它们的崛起过程,总结它们的成功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正着手开始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新全球史》

材料二: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材料三:19世纪,南方各州向英国提供大量的棉花,从英国输入绝大部分的消费品,几乎所有的食物也都在当地的农场里生产。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认为并不需要联邦的其他地区。1861年,南方的一些州联合起来,宣布组成一个独立国家,号称“南部联盟”。南方独立后,北方一家报纸发表社论:如果任何地区都有独立权利的话,那一个国家就会不停地面临内部要求独立的纷争。如此一来,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可能维持稳定,不可能推动社会发展。因此,联邦体制必须维护,对分裂叛乱活动必须武力镇压。

——选自《新全球史》


(1)材料一中阻碍俄国发展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和局限性。
(3)材料三描述了美国历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最高目标是什么?
(4)上述三国崛起的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社会结构社会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垄断资产阶级逐渐控制了国家政权
政治制度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确立法德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列宁主义诞生
国际政治格局西欧成为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英国确立了世界霸权,形成“东方从属西方”的格局美德等国冲击了英国的霸权,但欧洲仍然是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东方完全从属于西方
殖民扩张武力扩张,商品输出,殖民体系初步形成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初步行成世界市场最终行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各一项。
(2)根据上表结合所学知识,请对比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点有哪些?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有哪些?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5. 请结合下列图片成就,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的联系)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2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4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世界古代史
1,2,3,4,5,6,21
2
世界近代史
3
世界现代史
4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亚历山大帝国单题
20.65雅典民主政治单题
30.65罗马共和国和帝国单题
40.65“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单题
50.65西欧城市的兴起单题
60.65西欧城市的兴起单题
70.65文艺复兴的性质和影响
80.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单题
90.65南北战争的影响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单题
100.6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独立战争的性质和影响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单题
110.4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单题
120.65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第一国际单题
130.65巴黎公社单题
140.4教皇子午线和三角贸易单题
150.65俄国农奴制改革单题
160.65南北战争的经过单题
170.65日本明治维新单题
180.65城市化和维多利亚时代单题
190.65牛顿的贡献及影响单题
200.6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单题
二、综合题
210.4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古埃及  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
220.6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独立宣言》的发表  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俄国农奴制改革
230.65南北战争的经过  南北战争的影响  日本明治维新
240.6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三、论述题
250.6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与新能源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第一国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