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集团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湖南 九年级 一模 2022-06-19 27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有学者指出:“把全社会激励体系向农战聚焦,通过建立明确的以战争和耕织为取向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掘、调动了全社会的潜力。”能够支撑这一论述的是
A.西周的分封制B.秦国的商鞅变法
C.汉武帝实行“推恩令”D.北魏孝文帝改革
2022-04-01更新 | 279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著名学者余英时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 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察举制D.科举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乾隆五年(1740年)要求:“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汉族与少数民族)垦种,免其升科(税负),并严禁豪强首告争夺。”出现此“要求”的原因是
A.国力增强B.经济发展C.人口激增D.开垦荒地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步都伴随着新旧之争。”每一步的“新旧之争”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加深了民族危机
B.改变了社会性质
C.推动了近代化进程
D.促进了经济发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据统计,1927年 11月后,中共中央各类文献中频繁出现""割据"一词,如"暴动割据"农民割据"农村割据""割据局面""割据地带""割据区域"等。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     
A.固守原有革命道路B.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C.反思城市中心道路D.主张工人阶级暴动
2022-06-1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集团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有学者评价:“邓小平开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他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努力从经济上改造这个国家。”“全新的道路”指的是(     
A.农村包围城市B.推行计划经济C.实行改革开放D.坚持一国两制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郁窄的一隅,生活着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材料反映的是
A.阿拉伯文明B.古罗马文明C.法兰克文明D.古希腊文明
2022-04-09更新 | 190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8年秋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课时训练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8. 有人说∶"(西欧)在一个庞大的封建农村社会旁边,站起来了一个弱小的市民社会,这个社会虽然弱小,却充满了生机,它是在封建社会的主流体制之外不断发展的,形成了新的价值标准,创造了新的文化。"这段话主要描述(     
A.城市的复兴和自治B.庄园的经济和地位
C.帝国的分裂和衰亡D.大学的兴起和发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有学者认为,1688年的“光荣革命”没有流血,过程不像一场革命,结果却是地地道道的革命,更完成了1640年以来未完成的历史任务。材料中的“历史任务”指的是
A.废除君主制度B.永久避免内战
C.制止强行征税D.终结个人专权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0. 苏联某一时期,富农占全体农民的3.3%,中农占61.1%,贫雇农占35.6%。工业中,私营企业包括小工业和手工业占整个工业生产的23.9%。在批发商业中,私人资本占全部交易额的1/4,但在零售商业方面,则是私人店铺占统治地位。上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D.新经济体制改革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长沙市灵官渡又名朱张渡口,该名称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宋代两位理学大师朱熹、张拭,他们在"朱张会讲"时经常在此渡口乘船往来,众多学子求学问道也多经过这个渡口,遂成一时之盛。追根溯源,下列哪位湖湘思想家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A.屈原B.胡安国C.周敦颐D.欧阳玄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近年来,讲好红色板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已经悄然成为一种风尚。下列红色故事主题与长沙相关的是(     
A.蔡锷--再造民国第一人B.刘少奇-人民公仆
C.彭德怀--横刀立马大将军D.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
2022-06-1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集团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3. 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大一统"情怀已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吐一 秦朝疆域图 图二 西汉疆域图 图三 清朝前期疆域图

材料二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郑成功


(1)据材料一,图二与图一相比,我国疆域出现的最大变化是什么?图三与图二相比,我国疆域在西南地区出现的主要变化是什么?图三的这种变化最早发生于哪一朝代?
(2)材料二中,"贵国"是指哪一国?"余既来索"成功之后,清朝为加强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采取了什么措施?
2022-06-1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集团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14.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6年,前香港总督全文泰在其题为《香港之将来》的演讲词中强调"香港是英国在华的宝贵财产",认定香港的前途取决于英国的海空军事实力。他建议英国政府应趁国民党政府"纷扰无能"之机,"使中国能够很光荣地同意永远割让新界(香港的一部分)与英国。"

——据《一份殖民主义者的自供状》(中国第二历1史档案馆)

材料二 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谈到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时也承认∶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英国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

——据《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

材料三 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曾说∶他在"这一周改变了世界"。毛泽东听到后,也说了一句∶"是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么?我看还是世界改变了他。"


(1)请你用史实说明香港问题的最初由来。从材料一至材料二,英国对香港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指出英国态度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是"尼克松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论证充分。)
2022-06-19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集团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四、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5. 农作物种类的不断丰富和交流见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其他欧洲水手的远航探险以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传播。与早先的物种交流不同,哥伦布交换涉及了很多根本不同的动植物品种与疾病。因为几千年来,东西半球与大洋洲的物种都是独立地沿着各自的轨迹进化的。欧洲的航海探险在这些生物地域之间建立了联系,引发了物种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永久性变化。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1861年,棉纺织业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为欧洲商人带来巨大财富,也使美国因棉花出口而跃入世界经济的中心舞台,但是,美国南方棉花种植独特的经济体制与北方工业化和刚刚出现的自由劳动相冲突,给这个新生国家带来危机。以至英国商人担忧,全球棉花市场的最大原料供应链可能被切断。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材料三 随着欧洲和美国棉花制造业的衰退,棉花帝国出现了一种新的商人,(它们)是从全球采购其品牌商品并向全球消费者销售的大型公司。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1)根据材料一指出,"哥伦布交换"与早先的物种交流有什么不同?结合所学回答"欧洲航海探险"对欧洲社会转型具有怎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欧洲棉纺织业在生产组织形式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分)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近代清政府开展了一场"自强"运动,"仿效西法",其中"心忧天下,好为人先"的湖南人在纺织业领域也曾引领潮流,请举一例说明?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怎样的发展趋势?以具体史实说明21世纪初的中国是如何顺应这一趋势的?
2022-06-1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集团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6. 国家间关系错综复杂,影响着世界和平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应从“时代”、“格局”和“人”三个层面来看待战争缘起和战争责任。从“时代”看,现代条件下(含义之一是全球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经济和技术的迅猛提高,是20世纪初可能发生世界大战的条件从“格局”看,20世纪初两大对立的同盟体系和军事集团的新格局的形成,为从局部战争演化为全面战争埋下了祸根……

——摘编自潘人杰、李巨廉《关于世界大战起源问题的若干思考》

材料二 当二战的序幕刚刚揭开,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显然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分成英法、美国、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几股力量,没有形成拳头。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势力虽处于劣势,却狼狈为奸,先后在东非、东亚和中欧燃起战火。

——摘编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材料三 在鸦片战争之后的100年的时间里,中国一直被西方称之为“东亚病夫”,但到1940年情况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一方面,到1940年中国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已抗击日本的侵略达十年之久另一方面,号称世界陆军大国法国,在德国的疯狂侵略面前只一个多月便拱手称臣了两者相较,人们不能不重新估价中国的实力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能力不得不重新认识中国的国际作用,给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以应有的地位不能不考虑在战后世界政治格局重组时,注意中国的作用和影响。

——据杨成竹的《二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确立及其思考》改编


(1)根据材料一,从“时代”条件角度分析“20世纪初出现世界性的大战”的原因“20世纪初两大对立的同盟体系和军事集团”走向全面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初期反法西斯力量没能阻止法西斯侵略的原因。后来哪一组织的建立改变了这种状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哪一战役体现了中国战场“1940年情况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2 分)请用相关史实说明国际社会“不能不考虑在战后世界政治格局重组时,注意中国的作用和影响”这一观点。综上所述,我们今天应该如何避免战争
2022-06-1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集团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综合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古代史
5
世界近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商鞅变法
20.65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单题
30.65康乾盛世单题
40.65洋务运动的评价单题
50.65井冈山会师、农村根据地创建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单题
60.65十一届三中全会单题
70.85古希腊和雅典城邦单题
80.4西欧城市的兴起单题
90.6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单题
100.4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单题
11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120.65南昌起义单题
二、综合题
130.65秦朝的疆域及对后世的影响  王国问题的解决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郑成功收复台湾
150.65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60.65联合国与世界和平
三、论述题
140.4中美关系正常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