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江西 七年级 期末 2022-07-26 13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下图所示的水利工程北抵A地,A地在今的(     
A.长安B.洛阳C.杭州D.北京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下表为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对此历史人物的补充说明正确的是(       

公元626年

公元630元

公元641年

公元649年

即皇帝位

征突厥,俘颉利可汗,后被尊为“天可汗

遣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崩,葬昭陵

A.建隋朝,灭南陈,结束长期分裂局面B.创科举,开运河,加强南北经济联系
C.轻徭薄赋,虚心纳谏,成就贞观之治D.励精图治,整顿吏治,铸就开元盛世
2022-01-20更新 | 1021次组卷 | 38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下表是一本书的目录。书名应该是(     
第一章汉藏一家亲的历史画卷   ●阎立本《步辇图》
第二章丝绸之路上的胡乐   ●三彩骆驼载乐俑
第三章雕版印刷的杰作   ●《金刚经》经卷
第四章击球少女的英姿   ●打马球铜镜
A.短命而影响深远的隋朝B.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C.重文轻武的大宋王朝D.繁荣开放的大唐盛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唐代诗人杜甫(公元712年一公元770年)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诗人所经历的“世乱”指的是(     
A.黄巾起义B.李自成起义C.安史之乱D.黄巢起义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面材料认为“澶渊之盟”(     

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且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物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算的。

——齐涛《中国政治通史》

A.完全消除宋辽间的民族隔阂B.是一个完全平等的盟约
C.使宋辽出现了和平交流局面D.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2023-04-25更新 | 337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他所率领的军队作战勇敢,所向无敌,但他最后却遭奸臣诬陷,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后来,他的冤狱得以平反。在他的墓门上有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他就是(     
A.寇准B.岳飞C.文天祥D.辛弃疾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信用券被广泛应用……中国商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牟利。材料中的“信用券”指的可能是(     
A.开元通宝B.银票C.交子D.金锭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成吉思汗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下列内容与他有关的是(   )
①建立蒙古政权 ②建立元朝
③灭亡西夏   ④灭亡南宋
A.①③B.②③
C.③④D.②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9. 根据下表中的史实,可知哪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时期史实
西汉归属会稽郡,称夷洲
三国时期孙权派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隋朝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隋书》中有对流求的专门记载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A.新疆
B.南海
C.台湾
D.西藏
2019-07-04更新 | 445次组卷 | 28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9年初中升学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它是两宋最为宏大的全民参与的社会歌声,在一首首长短句中,我们能窥视到两宋民众的日常生活。”“它”指的是
A.诗B.词C.曲D.小说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宋朝时很多大城市中的夜市每日从天未暗到深夜,甚坐通宵都有管业,流动商业深入各街各巷,居民不跑远路就能方便地买到东西。”这说明
A.商业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B.市民居住,商业活动分区明显
C.政府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D.市场中交易须按时开始和结束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3. 明朝大学士宋濂有一次在上朝的时候,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客人是谁,吃的什么菜。宋濂一一照实回答。朱元璋很满意地说:“你没有欺骗我。”朱元璋能够掌握大臣的一举一动是因为明朝实行的哪项措施
A.废除丞相制度B.八股取士C.废行省,设“三司”D.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它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从紫禁城到外城都以这条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相结合城市平面图,可知它是
A.唐都长安B.北宋东京C.元朝大都D.明北京城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某班同学在制作优秀历史人物展板时将戚继光和郑成功的事迹放在了同一版面,这是因为他们都
A.抗击了外国侵略B.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C.巩固了明朝的统治D.使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粮食作物”“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材料描述的现象应该出现在(     
A.唐朝时期B.宋朝时期C.元朝时期D.清朝前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口口口为清代所独创,对清代政治产生过广泛深远的影响。它的设立与雍正初清廷向西北用兵有密切关系……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已经发展到顶峰。”上文中“口口口”应为(     
A.军机处B.市舶司C.三司D.中书省
选择题 | 适中(0.65)
18.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A.设置特务机构B.设立军机处C.实行八股取士D.大兴文字狱
2022-07-22更新 | 284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9. 下列政权或朝代与建立者匹配正确的是(     
A.南宋―赵匡胤B.西夏―完颜阿骨打
C.清―忽必烈D.明―朱元璋
2022-07-2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0. 如图内容是某同学梳理的明清时期文化成就。其中“第三类”的“_______”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第一类:《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
第二类:明长城、北京城;
第三类:《水浒传》《三国通俗演义》、______
A.《窦娥冤》B.《红楼梦》
C.《资治通鉴》D.《梦溪笔谈》

二、识图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识图题 | 适中(0.65)
21. 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阅读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1)归纳整理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与技能,请将材料中的中国古代的文明成就按一下面的表格进行归类(只填写图片序号)。
类别农业(农具)科技文学艺术
图片序号
(2)邓广铭教授说:“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它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是空前绝的”。材料中的9幅图片所反映的文明成就中其中是宋代时期取得的有哪些(只写图片序号)。

三、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2. 人口数量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人口统计表

时间人口数
649年(贞观二十三年)1900万人
726年(开元十四年)4141万人
741年(开元二十九年)4531万人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人口发展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唐朝人口发展呈现出这种趋势与哪两个盛世有关?

材料二: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宋代1122476062.9%662429637.1%
(2)根据材料二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清朝初期人口变化趋势图

年代顺治8康熙39乾隆59
人口数量0.7亿1.5亿3.13亿
(3)指出材料三中人口变化的趋势。并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因素,简要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是什么?
综合题 | 适中(0.65)
23. 中国古代王朝采取多种措施巩固统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文帝选官不问门第,令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明经等科的考试,合格者录用为官。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这一制度产生后,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联系起来,成为以后士人做官的必由之路。一般地主子弟甚至贫寒子弟也可能由此走上仕途。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这一制度”的名称并分析其作用。这一制度到明清时期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二:两宋时期部分君臣的言论

人物言论
宋太祖五代时,节度使统治暴虐,百姓深受其害,我现在用儒臣百余人分治节度使辖区,纵使他们都去贪污受贿,其危害也及不上一个武将
大臣余靖自来武臣在边关,多被文臣所牵制
大臣吕中我朝以儒立国,故命宰相读书,用儒臣掌刑狱,以文臣知州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出宋朝实行的政策。分析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

材料三:元朝大批签发内地军民前往漠北屯田,并在一部分蒙古牧民当中传授耕作技术,在民族复杂的东北地区,设立了辽阳行省。云南行省的长官教当地民族播种,兴修水利,创建孔子庙等。巡行劝农使向他们传授内地的先进养蚕方法,“收利十倍于旧,云南之人由是益富庶”。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元朝统治边疆地区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材料四:清朝治理疆域的部分措施:

①先后平定准噶尔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②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俄军。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③先后册封藏传佛教首领“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封号。设置驻藏大臣和噶厦。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

(4)依据材料四,完成以下知识结构图。(西北、东南地区写序号)
综合题 | 适中(0.65)
24. 对外交往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兼容并蓄开放的外交】

材料一:唐朝是一个国际性的时代。政府专门设置了鸿胪寺来接待各国的使者;推行与邻国之间的朝贡关系,即邻国及其民众要经常向大唐献上贡品并行叩头之礼--在皇帝面前下跪,以前额触地,唐朝回报进贡国家奢华的礼物。据记载,唐朝曾在大明宫麟德殿宴请过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及骠国(今缅甸)、真腊(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西域和中亚各国,西方的拜占庭(东罗马)、波斯(今伊朗)、大食哈里发帝国(阿拉伯)等均有使节来到大唐。长安城内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国的商旅、僧侣和留学生。

——摘自《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历史下》


(1)根据材料一,你能获取哪些关于唐朝对外交往方面的历史信息?(写出二点即可)
【大航海时代下的外交】

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

(2)依据材料二图片和史料,说明宋代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郑和船队所到之处,一方面为了宣扬明朝国威,邀约各国派使臣到中国来“朝贡”;同时和他们进行贸易……郑和所率的宝船抵达一国之后,并不限于在国都或大码头、大市镇进行贸易,还派遣船只到各国内地的市集去做买卖。

——摘编自南炳文、汤纲《中国断代史系列》


(3)依据材料三分析郑和下西洋具有怎样的特点。
【夜郎自大的帝国外交】

材料四:

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朝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这种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导致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到了晚清时期,由于清政府……政策,中国关上了与西方交流的大门,中国人在自己的屋子里打转转,会通之路没有打通。中国拒绝了海洋,拒绝了交往,中世纪的城堡最终关闭了一切进步的可能。

——摘编自费正清《美国与中国》

(4)材料四都是对清政府哪一政策的评价?归纳两则材料共同的观点。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唐宋时期到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2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识图题
1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20.85贞观之治单题
30.65盛世经济的繁荣  衣食住行与精神风貌单题
40.65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50.6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60.65南宋的建立与岳飞抗金单题
70.65宋代商业单题
80.65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单题
90.65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单题
100.65宋词单题
110.65城市的发展与风貌(宋)单题
120.65指南针发明与使用单题
130.85加强君权的措施(明)单题
140.65北京城单题
150.65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复台湾单题
160.65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170.65军机处单题
180.65文字狱
190.94明建立和元灭亡单题
200.65红楼梦单题
二、识图题
210.65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西游记  京剧
三、综合题
220.65明清经济的发展
230.65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行省制度  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240.65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