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年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四川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2-11-22 11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考古工作者们制作完成“北京人复原头像”的主要依据是(     
A.北京人用火想象图B.骨针C.遗址中的烧骨D.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2022-11-2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了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魏主欲变易旧风,诏禁士民胡服。”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措施中的
A.说汉语B.穿汉服C.改汉姓D.联汉姻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下表为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对此历史人物的补充说明正确的是(       

公元626年

公元630元

公元641年

公元649年

即皇帝位

征突厥,俘颉利可汗,后被尊为“天可汗

遣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崩,葬昭陵

A.建隋朝,灭南陈,结束长期分裂局面B.创科举,开运河,加强南北经济联系
C.轻徭薄赋,虚心纳谏,成就贞观之治D.励精图治,整顿吏治,铸就开元盛世
2022-01-20更新 | 1028次组卷 | 38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宋代将科举主考官改为“临时差遣”,还设有副主考官若干人互相监督,甚至下令规定主考官监考期间住进贡院,不能回家。这些举措(  )
A.加剧了行政机构臃肿B.结束武将跋扈的局面
C.有利于实现考试公平D.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论述:“中国式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变得更加凶暴。”这种凶暴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A.文字狱的兴起B.丞相的废除C.军机处的设置D.东厂的设置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7. 清朝前期成为昆曲艺术的传世之作除洪异的《长生殿》外,还有(     
A.B.
C.D.
2022-11-2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太平天国面对的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所不曾有的新情况”。这个“新情况”是指(       
A.统治阶级的镇压B.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
C.尖锐的阶级矛盾D.起义军内讧导致力量削弱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下图是某史书第二十章的目录。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该章标题的是(     
A.军阀割据B.君主立宪
C.民主共和D.复辟帝制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0. 来自兴文县的王绮深参与了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式升国旗仪式,他听到的现场演奏的国歌的曲作者是(     
A.田汉B.鲁迅C.聂耳D.冼星海
2022-11-21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在拉萨金珠路一座纪念碑上写着:“三千志士英勇捐躯,一代业绩永垂青史。高原公路,亘古奇迹。”与碑文中提到的史实直接有关的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B.青藏铁路的开通
C.西藏的和平解放D.抗美援朝的胜利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古代两河流域,公元前21一前18世纪,先后颁布了《乌尔纳姆法典》《利皮特一伊什塔法典》《埃什鲁那法典》《汉谟拉比法典》。这些法典的颁布(     
A.说明法制建设的完备B.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
C.有利于法律意识增强D.表明惩罚力度的加大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下图政治体制示意图体现了(     
A.西欧中世纪庄园特点B.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
C.法兰克封君封臣关系D.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
2022-11-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19世纪中期,英国主动大幅度降低关税,对许多商品甚至免征关税,但同时要求它的贸易国也对应的这样做。英国这样做的原因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C.英国商品质优价廉D.英国人民需要外国商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邓小平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下列能论证这一论断的是(     
A.苏联国有化政策B.中国计划经济体制
C.美国罗斯福新政D.美国自由主义政策
2022-11-21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关联最恰当的一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北宋匠人毕舁发明活字印刷术

结束了没有印刷术的历史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一五”计划完成

我国成为工业化强国

D

瓦特改良蒸汽机

英国顺利完成工业革命

A.AB.BC.CD.D
2022-11-2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17. 中国近代文明转型表现为传统的统一国家成功实现再造和新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和中国古代那种静态的有很大凝固性的社会不同,中国近代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和西方从中世纪到近代是通过自我更新的机制来实现社会变革也不一样,中国近代的新陈代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又通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的推陈出新(即推封建主义之陈而出民主主义之新)。

——冯契《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序)》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十九世纪中后期“外力冲击”推动的中国近代社会“变革”。

材料二   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的统治,揭开了民主共和的新一页。从此,中国不再被称为“帝国”,而被称为“民国”。由“帝”而“民”,标示着国家性质以及人们地位的变化。从此,闸门打开,中国汇入世界正在奔腾发展的民主主义大潮,汹涌澎湃而不可阻遏。

——摘编自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你认为杨天石对这场革命的评价是否确切,并说明理由。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大事年表

序号

内容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接着北京、长沙、武汉等地先后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3)请从材料三的大事年表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表述准确,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4)综上所述,指出促进中国近代文明转型的因素。
2022-11-22更新 | 20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18.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历史知识、归纳学习方法、反思历史教训。根据以下历史学习途径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要求。
途径一(目录索引)

(1)根据材料,说出十九世纪中期以前世界历史发展的主题。根据目录第二章描述的史实说明这一阶段的特征。
途径二(历史图片)

途径三(研读史料)

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中叶,西方世界的旧秩序完全为民主政体取而代之。更可注意者,与这一革命浪潮几乎同步进行的巨大变化,乃是近代科学与近代工业生产的开展。西方发生的这些大事,又将伴随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侵入亚洲与非洲,引发了西方列强对于东方古老秩序的冲击。后者彻底的质变,也将在1920世纪进行。

——摘自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方在世界上确立优势地位的条件。
2022-11-22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9. 综合探究题。历史舞台上,国与国的关系事关人民福祉,也关乎世界和平、繁荣、稳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日关系】   

材料一


(1)指出图一事件爆发的年份,以及推动图二中“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外因。
【欧美关系】

材料二   在二战后初期,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事关美、苏欧三方的生死存亡,美苏对决意味着欧洲只能是美国的仆从,而美国始终是领导者。冷战初期的美国是世界的……欧洲依赖美援得以复兴。

——门洪华《美国霸权与美欧未来》


(2)根据材料二,归纳二战后初期欧美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冷战初期“欧洲依赖美援得以复兴”?
【中美关系】

材料三   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但是,公约标榜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只是做表面文章。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指出签署材料三“公约”的会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该“公约”的签署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四   “上海公报”保留了双方持有的不同意见,因此使两国达成的共识更具意义。这一外交史上的首创,也为不同制度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提供了有益借鉴。两国老一辈领导人认识到,中美虽有分歧,但都没有改变对方的意图,都乐见两国并行不悖发展,基于共同利益开展合作。这是“上海公报”体现的重要精神,50年后的今天依然有效。

——国务委员王毅在“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4)指出50年前“上海公报”发表的意义,并列举一例“两国达成的共识”。
(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当前国与国应当如何促进关系健康发展。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6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7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古代史
5
世界近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北京人单题
20.65王国问题的解决单题
30.65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单题
40.85贞观之治单题
5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60.65军机处单题
70.85昆曲单题
80.65太平天国的兴衰单题
90.65袁世凯的皇帝梦单题
100.85近代音乐和美术成就单题
110.65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120.4古巴比伦单题
130.65古代日本单题
140.6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单题
150.6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单题
160.6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单题
二、综合题
170.4鸦片战争的影响  洋务运动的评价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80.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190.65中美关系正常化  《九国公约》  日本偷袭珍珠港  二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