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江西省抚州市八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江西 九年级 一模 2024-03-31 11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史学热点、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史料分类和史料价值是史学研究的重要途径。下图是先秦不同时期文献记载的大禹治水区域范围变化情况。据图可知,先秦时期(     

A.大禹治水一手史料不断丰富B.大禹治水传说和史料矛盾
C.史料真伪需要考古文物印证D.研究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
2024-04-19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抚州市八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战国时期的《司马法》提出了“国虽大,好战必亡”、“以战止战”的思想;同一时期的《尉缭子》认为战争应“伐暴乱而定仁义。”这说明我国古代军事理论(     
A.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B.强调战争的正义性
C.奠定我国军事理论基础D.推崇儒家的仁义观
2024-03-3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抚州市八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3. “汉代的某一制度,严格地说是从汉文帝开始,他下诏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且定下了‘对策’(考试)和等第。汉武帝时达到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其后,各种科目不断充实,特别是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这里的“某一制度”(     
A.选拔了一批有杰出才能的人B.巩固了西汉王朝的北部边疆
C.改善了汉朝政府的财政状况D.促使儒家学说居于主导地位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其作品《山居赋》中提到了麻、粟、豆等农作物,以及梨、枣、杏树等果树。这些原来都是种植在北方的,而这时也在南方种植了。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社会稳定自然条件优越B.南方政府重视发展果树种植
C.贸易兴盛导致外来物种增加D.人口南迁促进作物品种迁移
2024-03-30更新 | 8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抚州市八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下表为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对此历史人物的补充说明正确的是(       

公元626年

公元630元

公元641年

公元649年

即皇帝位

征突厥,俘颉利可汗,后被尊为“天可汗

遣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崩,葬昭陵

A.建隋朝,灭南陈,结束长期分裂局面B.创科举,开运河,加强南北经济联系
C.轻徭薄赋,虚心纳谏,成就贞观之治D.励精图治,整顿吏治,铸就开元盛世
2022-01-20更新 | 1023次组卷 | 38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风俗图《瓦子内说书》中的配诗写道:“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浑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诗句反映了北宋(       
A.市民文化生活丰富B.商业发展高度繁荣C.已经打破市坊分区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年代尺是记录历史年代所发生大事的记录工具。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近代史部分大事件年代尺,对其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①鸦片战争爆发B.②甲午中国战败
C.⑤义和团运动兴起D.⑥武昌起义成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8. 小茗同学观看纪录片《激荡年代:誓师北伐》,从中了解到孙中山曾经创办一所学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这所学校是(       
A.京师同文馆B.福州船政学堂C.京师大学堂D.黄埔军校
2023-07-13更新 | 441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张学良曾说:“内战不停止,很难造成抗日之局势。从前我认为非先统一则不能抗日,现在我则认为非抗日则不能统一。“基于这一认识。张学良(     

A.宣告东北易帜B.撤出东北三省C.继续“围剿”红军D.发动西安事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0. 南京总统府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92号,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中国近代一系列重大事件在这里发生,许多重要人物都在此活动过。“南京总统府办公室”中的日历定格在“中华民国三十八年4月23日”这一天,这一天(     
A.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B.日军攻陷南京C.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D.北平和平解放
2024-04-24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抚州市八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1. 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回顾历史,张謇的“中国梦”是(     
A.平均地权B.民主科学C.实业救国D.变法图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2023年3月4日,一年一度的“两会”拉开帷幕,“两会”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哪一制度的确立(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023-06-23更新 | 62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3. 歌曲《海峡两岸》唱到:“有颗心总是在等待,等待我们再一次相逢,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谊浓。”其中,“再一次相逢”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B.一个中国C.经济互利D.军事力量强大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素材。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如果我们要研究袁隆平作出的贡献,以下可作为一手史料使用的是        
A.某同学课堂笔记B.记录片《袁隆平》
C.《袁隆平的故事》D.袁隆平遗留的手稿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人类历史上相继诞生了丰富多彩的古代文明。关于下图中D地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B.文明成就是金字塔
C.诞生了诸子百家学说D.建立了哈拉帕等城市
2024-03-3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抚州市八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6. 1287年,西欧某庄园的庄头将一名农奴带到庄园法庭,指控他装病拒服劳役,但农奴不承认。法庭调查后证实,庄头出于宿怨伪造了事实,故以诬告罪对其处以罚款。据此可知,庄园法庭(       
A.危及了领主人身安全B.扩大了城市的自主权
C.加速了市民阶层形成D.有利于维护庄园秩序
2023-06-29更新 | 2199次组卷 | 55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美国革命领导人寻求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独立,但他们愿意保留英国的法律及大部分英国社会和文化的传统。法国则完全不同,法国革命领导人拒绝接受现有社会,认为那是旧的秩序,并寻求用新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结构取而代之。导致美、法革命“完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指导思想不同B.基本国情各异C.领导阶级不同D.地理位置各异
2018-12-11更新 | 354次组卷 | 26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19世纪,欧洲慈善办学机构创办免费学校,帮助部分贫困阶级子女摆脱了文盲命运;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5%;1903年,法国已婚男子和女子的文盲比例分别降至4.4%和6.3%。这些现象说明了(     
A.工业革命加剧了贫富分化B.妇女的社会地位提高
C.工业化推动了教育的发展D.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
2023-02-15更新 | 139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3 -【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历史全真模拟卷(山西专用)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9. 斯大林说:“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上述“和平制度”(     
A.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B.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缓和了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D.解决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2024-01-20更新 | 2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数十年的核军备竞赛,以其恶性循环加剧了冷战,但也控制了冷战。因为它确立和维持了“恐怖平衡”,使得两个超级大国能够彼此对抗和斗争而不兵戎相见。材料强调的是(     
A.冷战导致美苏核军备竞赛B.冷战催生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C.冷战维护了世界和平D.冷战加剧了美苏矛盾
2024-05-20更新 | 157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1.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这是中华文明源源不断、长盛不衰的原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一戚继光

戚继光在训练军队的时候,除了要求士兵技术娴熟以外,还充分注意小部队中各式武器的协同配合,步兵班需同时配置长兵器和短兵器。

国二林则徐

林则徐,福建侯官人。为官正直清廉。其任江苏按察使期间,决冤狱,抑豪强,被百姓称为“林青天”。

图三邓世昌

邓世昌,广东番禺人。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后调赴北洋舰队,其任致远舰管带。平时钻研海军战术,严格训练。

图四黄继光

黄继光,原名黄积广,四川省中江县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通讯员,1962年10月,四川省中江县人民政府建立了“黄继光纪念馆”,朱德、董必武、刘伯承、郭沫若为之题词。

图五邱少云

邱少云,四川省铜梁县(今重庆市铜梁区)人,中共党员。1949年入伍,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87团9连战士。

(1)根据材料,概括戚继光在训练新军时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戚继光的军队抗击的是哪个国家的侵略?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二林则徐与图三邓世昌的主要事迹。概括这些事迹的共同意义。
(3)以“最可爱的人”为主题进行研究,你会选择材料中的哪一人物?请说明理由。
2024-03-3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抚州市八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大事时间大事
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1937年七七事变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19年五四运动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1921年苏俄新经济政策1945年联合国正式成立
1931年九一八事变1950年抗美援朝开始
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1972年尼克松访华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现代史编)》等改编


(1)哪次国际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这一国际组织的?
(2)从上表中选择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历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选择两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3-07-26更新 | 13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江西省金溪县锦绣中学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四、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欧洲人的扩张相伴随的,却是美洲两大文明中心的悲歌。到1570年,战争屠杀和欧洲传来的流行病,使墨西哥地区的人口从2500万下降到265万,秘鲁的人口由900万下降到了130万。美洲大陆的原住民印第安人从那以后急剧减少了90%。

——《大国崛起·海洋时代》


(1)据材料一,概括“美洲文明悲歌”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材料二: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发展本国的棉纺织业,从印度进口大量棉花,并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许多手工业者因此破产。英国殖民者还以种种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规定王公死后若无直系后嗣,其领地就归英国所有。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工业革命与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因果关系。

材料三:会上,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材料三中的“会议”是指什么会议?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此次会议的特点。
(4)请为上述三则材料提炼一个主题。
2024-03-3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抚州市八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4. 某校开展以“重温历史·汲取力量”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以重温党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会址之行】

材料一



图1中共一大会址                              图2遵义会议会址             图3中共七大会址
(1)材料一中的三次会议有什么共同影响?
【古都之游】

材料二


图4 天安门城楼老照片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周恩来


(2)材料二中的两个天安门分别指代什么历史事件?这两个历史事件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分别有什么意义?
【场馆之旅】

材料三


图5小岗村18个农民按手印群雕(大包干纪念馆)

图6 邓小平视察深圳经济特区题词(深圳博物馆)
包产到户以前的安徽顺口溜:“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到了田头忘带锄,再去回家逛一逛。”
包产到户以后的安徽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


(3)根据材料三图5和文字,两个顺口溜反映了怎样的变化?
(4)根据材料三图6和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设立经济特区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研学之思】
(5)通过参加以上研学活动,联系现实,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2024-03-3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抚州市八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史学热点、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2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21
2
史学热点
3
中国近代史
4
中国现代史
5
世界古代史
6
世界近代史
7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大禹治水、禅让制  史学理论单题
20.65七雄征战单题
30.85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单题
40.65江南开发的原因单题
50.85贞观之治单题
60.65城市的发展与风貌(宋)单题
70.65武昌起义单题
80.65黄埔军校单题
90.6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单题
100.85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  纪年方法单题
110.85张謇及实业活动单题
120.6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单题
130.85海峡两岸的交往单题
140.65籼型杂交水稻单题
150.65古埃及单题
160.65西欧封建社会的庄园单题
170.65美国独立战争的内容及影响  法国大革命单题
180.6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单题
190.6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单题
200.65美苏冷战的影响单题
二、综合题
210.65戚继光抗倭  林则徐虎门销烟  甲午战争的背景、经过  抗美援朝
230.65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方针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英国的殖民掠夺  印度民族大起义
240.65五四运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特区的建立
三、论述题
220.65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