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云南 七年级 期末 2024-01-16 4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元谋人遗址作为世界级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被评为云南省第一张历史名片。这主要是因为元谋人(     
A.是中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元谋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C.对研究中华5000年文明具有重要作用
D.是黄河流域文明的代表
2024-01-1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 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下列现象不属于我国原始农耕文明的重要标志的是(     
A.农作物的种植B.家畜饲养C.聚落D.国家产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依据是(     
A.史料记载B.化石C.远古传说D.影像资料
2024-01-1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下列关于远古传说和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说法错误的是(     
A.远古传说存在着某些夸张的成分B.远古传说也蕴含着某些历史线索
C.远古传说不可能是真实历史D.只有被考古实物佐证的传说才是可信的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5. 下列是某小组开展关于“世袭制”讨论的四个结论,你认为哪一表述不准确(     
A.实质是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B.是我国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C.以品德才干为主要继承标准
D.父死子继、兄终弟继是典型特点
2024-01-1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夏朝B.商朝C.西周D.汉朝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下列哪种现象不符合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     
A.分封制瓦解,王室衰微
B.诸侯争霸,民族融合,局部统一
C.铁器牛耕出现,生产力飞速发展
D.各诸侯国将土地分封给卿大夫,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024-01-1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9.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新气象。下表内容说明(     

法家

实行“法治”,加强中央集权

秦朝严刑峻法,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道家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汉初奉行“无为而治”

儒家

“为政以德”“君舟民水”

唐太宗推行“以民为本”

A.诸子百家的政治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B.儒家学说成为后世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C.百家争鸣为中华民族的起源奠定思想基础D.各家学派的思想全都受到各朝统治者欢迎
2024-01-1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0. 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引用了下图名言,这些名言出自(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治大国,若烹小鲜。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
2024-01-1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1.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描述的主人公是(     
A.嬴政B.刘邦C.刘彻D.项羽
2024-01-1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时间轴空白处的历史事件是(     
A.建立“张楚“”政权B.官渡之战C.秦朝灭亡D.鸿门宴
2024-01-1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3. 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全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     
A.咸阳B.长安C.洛阳D.北京
2024-01-1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立中央集权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巩固了大一统局面D.统治期间出现治世局面
2024-01-11更新 | 43次组卷 | 72卷引用:2012届江苏省启东市东海中学初三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5. 小明在学习完一节历史课后,制作了如下知识线索图,据此判断,小明学习的内容是
A.秦统一中国B.秦朝的灭亡
C.西汉的建立和发展D.东汉的兴衰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6. 丝绸之路把古中国文明、古印度文明、古波斯文明和古罗马文明联结起来,几大文明相互交融、渗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它的起点是(     
A.长安B.东南沿海C.洛阳D.阳关
2024-01-1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7. 西汉时,在下图①处设置了官职( )管理该地区(     
                                 西汉形势图
A.太尉B.刺史C.西域都护D.御史大夫
2024-01-1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8. “坐堂行医”一词源于我国古代一位名医,他写成《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这位“坐堂医生”是(       
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李时珍
2022-06-25更新 | 598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9. 《三国演义》里的“孔明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一场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A.赤壁之战B.巨鹿之战C.淝水之战D.官渡之战
2024-01-1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要求之一。下列表述属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是(     
A.东汉末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B.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
C.吴国的造船业发达,孙权曾派卫温到夷洲
D.三国鼎立使当时的中国从混战到实现局部统一,是历史的进步
2024-01-11更新 | 76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0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中考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1. 三国两晋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其中①处应是

A.前秦B.西晋C.北魏D.北周
2024-01-11更新 | 25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我国的春运被称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徙。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发生在(     
A.东汉初年B.东汉末年C.西晋初年D.西晋末年
2022-10-05更新 | 276次组卷 | 41卷引用:人教版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练习:2017-2018学年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北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3. 东晋诗人谢灵运在《山居赋》中说,原来种植在北方的粟、豆等农作物和梨、枣等果树,这时也在南方种植了。出现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原始农业在南方地区的兴起和发展B.五胡内迁,将少数民族地区的物种传入中原
C.北民南迁,带去了新的农作物品种D.国家政策支持
2024-01-1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①南方的工具比北方先进 ②北方人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5. 中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石窟艺术是古代文化中的瑰宝,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时间跨度很长,北朝时期石窟艺术是随着宗教的传播发展起来的,这种宗教是(     
A.伊斯兰教B.基督教C.佛教D.道教
2024-01-1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列宁曾这样评价战争:“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他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灾祸、暴行、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破坏了极端有害和反对的制度”。

材料三   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材料四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2)从列宁对战争的评价角度,说说春秋时期的战争对历史前进的积极作用。
(3)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魏晋以来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对中华民族有何重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民族交融的认识。
2024-01-1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三、简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简答题 | 适中(0.65)
27. 西方学者说世界有三个圣人,一个是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另一个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还有一个就是儒学的创始人孔子。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孔子的贡献。(提示:可以从思想、教育、整理文献资料等方面)
2024-01-1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四、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zīchéng)(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汉书·文帝纪》

材料三   农,天下之本也。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

材料四   汉武帝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尤其重视兴修水利。他曾多次组织数万人开挖水渠,还对黄河进行治理。有一年,汉武帝征调数万人堵塞黄河决口,并亲临现场,命令随从官员自将军以下都要背负薪柴参加堵口,终于成功堵住决口,止住水患。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西汉初年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为此汉高祖刘邦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2)根据材料二、三,概况汉文帝、汉景帝的统治措施有哪些共同点? 据此,文帝、景帝时期社会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
(3)根据材料四,总结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
(4)同为统一王朝,秦朝短命(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西汉却持续了200多年(公元前202年一公元9年),结合所学知识,你能得出什么历史启示?
2024-01-1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29.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执掌国政。他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 齐桓公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人,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王斯德《中国历史》

材料三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   (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魏书.高帝纪下》

(1)根据材料一,归纳管仲改革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有哪些改革措施?
(3)有人说“商鞅变法失败了”,也有人说“商鞅变法成功了”。说说你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说明理由要有史实依据)
(4)根据材料四,概括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看法。
2024-01-1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2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5
综合题
3
简答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元谋人 单题
20.85河姆渡人单题
30.65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单题
40.65炎帝与黄帝单题
50.85王位世袭单题
60.65我国文字的演变单题
70.65王室衰微单题
80.94七雄初立单题
90.85战国百家的代表及其主张单题
100.85老子单题
110.85秦朝的建立单题
120.65巨鹿之战与秦灭亡单题
130.94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单题
140.85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单题
150.85东汉衰败   光武中兴单题
160.85陆上丝绸之路单题
170.85张骞通西域单题
180.65张仲景及医学成就单题
190.85赤壁之战单题
200.65三国鼎立的形成单题
210.65西晋的兴亡单题
220.65少数民族的内迁单题
230.65江南开发的原因单题
240.85江南开发的原因单题
250.85石窟艺术 单题
二、综合题
260.85春秋争霸的评价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280.65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武帝的经济措施
290.4齐桓公称霸  商鞅变法  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三、简答题
270.65孔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