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满城镇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河北 七年级 期末 2024-02-02 2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中华文明史》称它“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直立人之一,资料十分丰富,长期以来成为研究直立人的典型标本”。“它”指(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二里头遗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大约在一万年前,中国境内的人类逐渐懂得了耕种农作物、饲养家畜、磨制石器和烧制陶器,开始了定居生活。这些史前社会的历史情景再现的依据是(     
A.史书记录B.神话传说C.考古发现D.专家口述
2024-02-02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满城镇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距今约五六千年时,一些部落逐渐结成联盟,并推出首领,传说中的□□就是这一时期杰出的代表,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应是(     
A.盘古和女娲B.黄帝和炎帝C.夏启和商汤D.老子和孔子
2024-02-02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满城镇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一系列的考古发现,证实“史前时期”的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如下考古发现的文物中,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北京人遗址的头骨化石B.重庆巫山出土的筒形瓶
C.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彩陶盆D.二里头遗址的铜鼎
2024-02-02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满城镇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它作为西周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使周天子通过“分而治之”的方式,实现了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并对其后的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指(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君主制
2024-02-02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满城镇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6. 如图中的文物可以直接佐证(     

          司母戊鼎
A.商代青铜铸造技艺高超B.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C.周王室地位崇高无尚D.商周时期社会等级森严
2024-02-02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满城镇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齐桓公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这反映出当时(     
A.周王朝等级森严B.周王室地位衰微
C.各民族交往密切D.诸侯国疆域扩大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8. 战国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些著名战役,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强大的诸侯们在这一时期发动战争,主要是为了(     
A.保护周王B.抗击夷人C.争当霸主D.拓展疆域
2024-02-0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满城镇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9. 制作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图“?”处应该填写(     
A.百家争鸣B.变法改革C.兼并战争D.诸侯争霸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与下侧示意图关系最密切的人物是(     
A.商鞅B.李冰C.祖冲之D.贾思勰
2024-02-02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满城镇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秦灭六国后,又北进南下,对边疆地区进行开拓和经营,管理范围大为拓展。这表明秦的统一(     
A.结束了争战混乱的局面B.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制度
C.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D.扩大了中国的疆域范围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汉文帝刚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诏表明不接受献礼;对修建他的陵墓,汉文帝要求不许用金、银、铜等装饰,只可用瓦器。汉文帝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     
A.提倡节俭B.独尊儒术C.发展农业D.巩固统治
2024-02-02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满城镇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下图是某图书的目录节选,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该图书名称的是(     
第一章   传奇的少儿时代
第二章   尊儒术重法治悉延百端之学
第一节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考释
……
第六章   外事四夷教通四海
第一节   北击匈奴
第二节   通西域
A.周武王传B.秦始皇传C.汉武帝传D.诸葛亮传
2024-02-02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满城镇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这些措施的直接影响是
A.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B.打击了诸侯王的势力
C.提高了儒学的地位D.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5. 东汉中期以后,朝政出现这一现象:皇太后、太皇太后经常临朝听政,她们的娘家人借机以外戚身份操控皇帝。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汉朝妇女的地位提升B.各诸侯国的势力强大
C.宦官深得皇帝的宠信D.皇帝继位时大多年幼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应填写(     
A.新疆B.台湾C.西藏D.港澳
2024-02-02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满城镇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张骞通西域后,西域的良种马,葡萄、石榴、核桃等植物,乐器和歌舞,开始传入中原。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也传到了西域。这一材料说明(     
A.西域地区的种植业比中原地区发达B.张骞通西域促进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C.张骞通西域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西域发展D.西域地区长期受到中原政权的控制
2024-02-02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满城镇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原料易寻,生产的纸价格便宜,易于推广。材料主要表述了造纸术的
A.背景B.经过C.特征D.意义
2021-08-19更新 | 7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9. 研究表明,从汉朝始,北方人口开始向南方迁移;东汉未年,特别是两晋之间,形成了人口南迁的潮流。“潮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动乱不断B.南方地大人稀
C.全球气候变冷D.江南经济开发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0. 北魏建立以后,定都平城,那里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平城的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这段话论述了北魏迁都的(     
A.原因B.目的C.结果D.影响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并没有成为汉文化的破坏者,而是汉文化的接受者。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西域都护的设置B.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C.江南地区的开发D.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2024-02-02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满城镇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2. 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材料体现的主题是
A.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B.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经过
C.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D.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影响
2021-08-19更新 | 9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3. 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和交融,区域的开发尤其是江南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有了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立了基础。“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4. “东晋南朝时期,人们把北方农作物的栽培、施肥、牛耕等先进技术与南方水田种植经验相结合,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双季稻。”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不包括(     
A.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C.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D.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北方
2024-01-26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满城镇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5. 北朝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这种现象说明(     
A.佛教在北朝传入中原B.北朝时佛教应运而生
C.北朝统治者信奉佛教D.北朝统治十分的残暴
2024-02-02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满城镇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已不再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而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七国都拥有强大的军队,相互之间展开战争……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连绵不断,越来越激烈。

材料二   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程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材料三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其中,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影响最大。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尊王攘夷”的旗号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2)材料二中“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其中,成效最大的改革发生在哪个诸侯国?
(3)在材料三的“墨家、儒家、道家、法家”中,请任选两家写出其代表人物。
(4)据以上三则材料,分别概括战国时期的主要社会特征。
2024-01-26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满城镇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顺应了历史潮流,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材料二   高祖曰:“……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三十(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魏书·咸阳王禧传》

(1)材料一的“新法”是指哪次改革?材料中的哪句话说明这次变法取得了成功?
(2)据材料二,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项内容?这一改革还有哪些措施?请再列举两项。
(3)材料二提到的改革有何积极意义?
(4)结合材料,说说这两个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4-01-26更新 | 1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满城镇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中华文明进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材料一   相传他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他还遍尝百草,发明了医药。

材料二   河姆渡居民使用的主要农具是骨耜。骨耜用鹿或水牛的肩胛骨加工制成,在内上穿孔,用藤条或绳子绑在木柄上,可用来翻土。

材料三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且完整的一部农业科学技术著作。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材料二中的居民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什么?材料三中著作的作者生活在哪一历史时期?
(2)为鼓励农业生产,历代统治者都采取过许多措施。试举一例说明。
2024-01-26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满城镇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9. 阅读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汉武帝生平简表(部分)

时间史实
前141年汉景帝驾崩,十六岁的刘彻即位。
前130年卫青大破龙城,取得了自汉朝开国以来对匈战役的首次胜利。
前127年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实行“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不久正式实行。
前126年派使者出使西域归来,历时十三年。
前119年卫青大战匈奴于漠北,伊稚斜单于逃走;霍去病的东路军大败左贤王,封狼居胥山,左贤王败逃而去,彻底解决了匈奴之患,从此“漠南无王庭”。
前87年汉武帝驾崩,终年七十岁,在位共五十四年,葬于茂陵,谥号孝武皇帝。

(1)根据汉武帝生平简表,指出汉武帝时期,西汉与匈奴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汉武帝生平简表中,汉武帝曾派遣出使西域的著名使者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出使西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据汉武帝生平简表,概括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了哪些措施?
2024-01-26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满城镇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2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5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北京人单题
20.65河姆渡人  半坡人单题
30.65炎帝与黄帝单题
40.65夏朝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50.65分封制单题
60.85青铜器 单题
70.65王室衰微单题
80.85七雄征战单题
90.85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单题
100.65都江堰单题
110.65秦朝的疆域及对后世的影响单题
120.65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单题
130.65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单题
140.65武帝的经济措施单题
150.85东汉衰败 单题
160.65张骞通西域单题
170.65张骞通西域单题
180.65造纸术 单题
190.65江南开发的原因单题
200.65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单题
210.65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单题
220.65江南开发的原因单题
230.65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单题
240.65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250.65石窟艺术 单题
二、综合题
260.65王室衰微  商鞅变法  战国百家的代表及其主张
270.65商鞅变法  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280.85河姆渡人  炎帝与黄帝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290.65王国问题的解决  卫、霍破匈奴  张骞通西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