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少岷初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四川 八年级 阶段练习 2024-03-23 4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下表为某同学梳理的时间表,其学习的主题是(     

时间

事件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3年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某记者在报道中写到:“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它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材料中的“消息”指(     

A.抗日战争胜利B.解放战争结束
C.新中国成立D.西藏和平解放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今年元旦上映的电影《长津湖》获得了观众的普遍好评,既成功塑造了伍千里、伍万里、余从戎、雷公等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英雄形象,也让观众真切感受了那段热血沸腾、保家卫国的历史。志愿军勇士们的英勇斗争和敢于栖牲
A.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历史B.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C.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D.捍卫了新中国的国家安全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下面是我国“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及平均增长速度表。它反映了当时我国(     
1953年投资比例1957年投资比例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52.8%43.5%4.5%
轻工业29.6%29.2%12.8%
重工业17.6%27.3%25.4%
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B.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已经成为工业化强国D.各个部门投资比例均衡
2024-02-20更新 | 23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安徽省中考【抓分卷】原创模拟试卷(三) 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工作,有文件这样记载,“领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道路,走互助合作、共同上升、大家富裕的道路……在互助合作过程中就为将来集体化准备了条件。”材料认为“互助合作”有助于(     
A.农民获得生产自主权B.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C.让农民成为土地主人D.实现农民共同致富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1956年国家实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广州市将8间历史悠久的中药厂合并,以固定资产和员工数目最多的王老吉命名,称为“王老吉联合制药厂”。材料中国家对“王老吉联合制药厂”的改造方式是(     
A.强制没收B.建立生产合作社C.自主经营D.公私合营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是由于(     
A.通过了《共同纲领》B.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
C.实施了“一五”计划D.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1956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八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此次大会最主要的贡献是(       
A.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B.纠正泛滥的“左”倾错误
C.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D.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2023-10-28更新 | 10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1958年的《人民日报》曾出现过这样一些报道,“麻城建国一社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福建海星社创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记录”。这些报道反映出:(     
A.建国初国民经济的恢复B.“大跃进”时期浮夸风严重
C.袁隆平研究出产量极高的籼型杂交水稻D.农业合作化成果显著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1978年5月11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光明日报一版刊发。这篇文章历时七个月修改,增删十数次,直接或间接参与的理论界,新闻界人士数十人。此次大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为党确立新的思想路线奠定基调。该基调是(     

A.反对迷信,提倡科学B.反对专制,提倡民主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2. 运用时间轴梳理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下面时间轴呈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其中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B.中共七大的召开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中共十九大的召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1979年1月,四川省委下发了扩权14条,其中规定宁江机床厂有销售权;允许其完成目标后,利润总额的7%留给企业支配;职工可发奖金。下图是1979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登的第一则广告。材料反映出
A.多种所有制经济全面发展B.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逐步扩大
C.企业经营利润分配注重平均主义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如图中三位英雄人物的纪念馆相继建成,他们共同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是(     

A.同仇敌忾、国际主义B.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C.改革创新、与时俱进D.崇尚法治、健全民主
2024-01-23更新 | 338次组卷 | 12卷引用:专题10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建设的探索-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通过这一政策,中国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使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源和稳定之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从中国经济增长中获得巨大机遇。这说明改革开放(     
A.极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加快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步伐
C.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D.确立了中国在全球的主导地位
2024-03-05更新 | 25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测试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我看来,中国之所以成功,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的制度优势。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其他政党,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出务实而长远的发展规划,并且一道为实现远大目标而奋斗。这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很少见的。”

——中欧数字协会主席路易吉·甘巴尔代拉


(1)指出材料一体现的我国政治制度。根据所学知识说说与它的建立有关的会议及这次会议通过的纲领性文件。

材料二: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2)指出材料二中“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的标志性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的具体含义。并谈谈由此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

材料三:

                   

            图一   第一届全国人大部分代表合影                    图二第一届全国人大纪念邮票两枚

                                                                 八年级历史       第3页          共4页


(3)请依据材料二三指出这次会议制定的法律文献。并依据所学知识说出这次会议的召开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材料四: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组成中央文革小组,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实际指挥部。他们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4)指出材料四的这段描述反应的历史现象。
2024-03-2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少岷初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17. 进入社会主义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每个阶段的发展都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1)依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计划。请举出一项这一计划下的成就。

材料二:

                                       

图一   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毛泽东报喜            图二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2)指出材料二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并指出其历史意义。

材料三:经过十多年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正在转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迅速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广泛展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3)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指出材料中“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根据材料指出我国经济体制发生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中得到的认识。
2024-03-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少岷初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8.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读下列图片,结合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写一篇不超过8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5
综合题
2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单题
20.65西藏和平解放单题
30.65抗美援朝单题
40.65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50.65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单题
60.65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70.6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单题
80.65中共八大的召开单题
90.65大跃进单题
100.65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单题
110.65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单题
120.85十一届三中全会单题
130.65国有企业的改革单题
140.65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单题
150.65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单题
二、综合题
160.65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文革造成的破坏
170.65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论述题
180.4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