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题(BEST联考)变式练习——世界史
湖南 九年级 专题练习 2024-04-07 6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学者们在研究希腊哲学时,发现了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一些印迹。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几个故事在苏美尔传说中都有原型。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人们编写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农书《农人历书》,其开导词与公元前8世纪希腊诗篇《田功农时》惊人的类似。这表明(     
A.两河流域是古代西方文化的源头
B.两河流域文化对希腊文化有影响
C.两河流域文化对西方文化影响深远
D.两河流域文化与希腊文化相互渗透
2024-04-01更新 | 5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题(BEST联考)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2.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B.《查士丁尼法典》
C.《新法典》D.《拿破仑法典》
2023-06-28更新 | 329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3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3. 两河流域初步实现统一大约是在(     
A.公元前21世纪B.公元前22世纪
C.公元前24世纪D.公元前34世纪
2024-03-19更新 | 10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西部四校(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4. 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的是(     
A.古巴比伦B.汉谟拉比C.法老D.胡夫
2022-10-17更新 | 244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滕州市洪绪镇洪绪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它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奴隶;还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这表明这部法典(     
A.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B.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C.维护严格的种姓制度D.维护全体居住者利益
2023-01-02更新 | 52次组卷 | 50卷引用:2015届重庆沙坪坝区九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须遭到同样损害;但如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一点钱财。这说明该法典具有(     
A.随意性B.不确定性C.民主性D.等级性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汉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这说明(     
A.古巴比伦的社会生活很浪漫B.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完美
C.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较活跃D.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8. 关于古代西亚文明的产生,下列表格内容的比较材料表明(     
公元前9000年左右,西亚出现农耕、畜牧生产力、生产方式
公元前4500年,苏美尔人进行农业灌溉、使用金属、工具城市功能完善农业进步、社会分工、剩余产品、私有制、城市
公元前2900年,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石碑上出现统治者,印章上的人拥有宗教、军事权力阶级分化、城市国家、宗教和社会意识体系
A.人类文明具有多元化特征B.早期文明趋向整体发展
C.其客观基础是农业生产力D.交流互动中产生了文明
2024-03-27更新 | 10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中考导向总复习模拟(二)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如下图,古代文明成果的共同主题是(     

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图     《罗马民法大全》翻译系列
A.古代世界的民主与法制B.古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C.罗马帝国的辉煌D.两河流域的统一
2024-03-22更新 | 80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论从史出,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表述中推论合理的是(     
史实推论
A《汉谟拉比法典》的许多条文涉及土地的转让、继承、出卖和租赁汉谟拉比时期土地私有较为盛行
B12世纪末,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日本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C(阿拉伯人)把中国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传入欧洲。”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
D(亚历山大东征)“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将希腊文化灌注到亚洲”,而“东方的影响也以席卷一切之势涌入西方”。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A.AB.BC.CD.D
2022-10-11更新 | 564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西欧13世纪的很多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它们享有独立的行政、司法、财政、铸币、军事防卫、对外宣战以及媾和等权利。以上内容表明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是(     
A.领主控制的城堡B.工商业者的聚居地
C.教皇控制的领地D.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2. 城市居民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的常用手段是
A.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B.通过协商解决
C.通过法律解决D.委曲求全
13. 西欧中世纪农奴获得自由市民身份的方式是(     
A.从国王手中获得“特许状”B.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
C.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D.缴纳迁徙税获得机会
2023-10-30更新 | 8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5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4. 西欧城市自治的典型代表是哪个?(     
A.英国伦敦B.俄罗斯莫斯科C.意大利米兰D.法国琅城
2023-10-29更新 | 19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北辰区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中世纪形容城市的一句谚语。这句话的意思是(       
A.城市的环境优美B.城市不受领主的管辖
C.城市相对自由和独立D.城市的交通便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中世纪的西欧,在城市商业和工业共同走向繁荣的背景下,知识分子作为一种专业人员出现了(     
A.蛮族的入侵B.罗马的分裂C.庄园的出现D.大学的兴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中世纪法国城市织匠行会规定:“成员必须接受严格约束及会长的领导;每个成员可在家拥有三台织机,不得在家外设置织机……”这体现了行会具有(     
①制度性   ②规范性   ③平等性   ④强制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8. 11世纪城市的兴起极大改变了西方社会的面貌,城市普遍试验着各种民主制度的形式。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市民曾试用各式各样的政府组织方案,如单一元首制、多数元首制、间接选举制等。材料表明(     
A.城市的兴起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B.城市的繁荣摆脱了神学的笼罩
C.城市的兴起培养了许多政治人才D.城市的兴起提升了市民的素质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9. 在1760年以前,人们已经看到“人们从乡村教区不断向市镇迁移,以及从市镇向都市迁移;大批出生于乡村的人终于在大小城市,特别是在大工业所在地的城市中选定了住所。”——事实上,对于这些成千累万的丧失了全部或一部惯常收入的劳动者来说,工业就是唯一可能的出路。田地拒绝他们工作,他们就到工场去找工作。上述材料不能反映出(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B.农民转变为工人的过程
C.无产者除了自身的劳动力一无所有D.城市化形成的过程
2022-08-20更新 | 42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0. 13世纪到19世纪期间,教会、国王、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和妥协深刻地影响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政治制度的变革,下列能典型地反映这一时期王权权势变化趋势的是(     
A.B.C.D.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1.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双方诸民族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一场短暂而胜券在握的战争。但是,他们不久便发现自己卷入了一场持久而残酷的折磨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D.斯大林格勒战役
2024-04-01更新 | 6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题(BEST联考)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2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A.萨拉热窝事件B.凡尔登战役C.德国闪击波兰D.斯大林格勒战役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23. 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使用新式武器,伤亡惨重,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场”的战役是(     
A.诺曼底战役B.日本偷袭珍珠港C.萨拉热窝事件D.凡尔登战役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标志(     
A.萨拉热窝事件
B.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C.日军偷袭珍珠港
D.德国闪击波兰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5.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以上表述,指明了这场战争的(       
A.过程B.结果C.性质D.影响
2023-07-20更新 | 580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6. 下列历史事件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德国投降   ②美军参加一战   ③萨拉热窝事件   ④凡尔登战役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③②④①D.③④②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7. 塞尔维亚某城的一块石碑上刻着:“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个“事件”是(     
A.来克星顿的枪声B.波士顿倾茶事件C.凡尔登战役D.萨拉热窝事件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8. 1916年2月,《新青年》发表文章说:“击死奥大利(奥匈帝国)之男女两青年耳,竟演成一折天柱绝地维空前之大决斗。始则奥塞二国之眦匪,於是俄人与焉,德人与焉,法人、英人与焉。……如土耳其之弱、如意大利之中立,皆袂投入战争,唯恐或后。”这说明(     
①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索          ②意大利在战争前保持中立
③土耳其追随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④一战参战国之多、范围之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24-01-06更新 | 11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29. 热爱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历史上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创伤,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下面关于两次世界大战情况的总结,符合史实的说法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二战的导火线是九一八事变
B.两次发起国都有德国,一战德国加入协约国,二战加入轴心国
C.一战的转折点是凡尔登战役,二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中国作为二战的亚洲战场,正面战场抗战有平型关捷、长沙会战、百团大战等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0. 关于促进一战结束的原因,学者先后提出了“经济倒退”说、“美国参战”说、“俄国革命”说等多个观点,近年又有学者提出“蔓延全球的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说。上述对一战结束原因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当时战争环境的观察D.后期学者观点比前期研究可信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1. 列宁指出:“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办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列宁的实验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国家干预经济
C.新经济政策D.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024-04-01更新 | 5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题(BEST联考)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32. 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重大意义是             
A.捍卫了苏维埃政权B.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
C.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33.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由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苏俄政府被迫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D.“大清洗”运动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34.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为赢得战争而采取的非常经济措施
B.使苏俄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完全巩固
C.有利于打败国内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
D.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35. 1921年春,列宁基于现实的考虑,决定利用资本主义的形式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这里的“现实”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B.集体农庄损害农民利益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D.苏联已经转变为工业国
2023-01-11更新 | 35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6. 历史课上,同学们正在讨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评价这一政策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     
A.集中财力、物力投入战争B.把革命理想变成现实
C.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D.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7. 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充满了开创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对其探索过程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立“苏联”——新经济政策
C.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
D.十月革命——成立“苏联”——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38. 苏俄(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经历了艰难的探索。关于这一探索过程,下列选项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政策            
由于特定环境因素诱致,在体制和政策上凝结了列宁对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历史定位超前的一面。
它“重蹈俄国历史传统的老路”,打着保卫社会主义的旗号,极大地照搬并强化俄国历史上的“成功经验”。
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历史过程,在计划与市场这一表层矛盾的背后是旧的意识形态和新的历史实践的冲突。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联模式”、新经济政策
C.“苏联模式”、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联模式”
2022-03-05更新 | 357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39. 下表所示内容为苏俄(联)列宁、斯大林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这些探索(     
年份探索
1918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5年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1930年加快推广农业集体化
1936年“苏联模式”形成
A.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B.都以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
C.都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政权D.都与苏俄(联)的国情相适应
2022-06-05更新 | 30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40.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办法上去”。列宁所说的“冲击”和“围攻”分别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B.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C.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十月革命、苏联建立
2023-06-23更新 | 44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宣城广德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1. 1943年12月1日公布的一个重要文献中写到,“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这一文献是(     
A.《开罗宣言》B.《波茨坦公告》
C.《联合国家宣言》D.《联合国宪章》
2024-04-01更新 | 6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题(BEST联考)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42. 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是(       
A.法西斯同盟B.反法联盟C.同盟国D.协约国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43.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B.慕尼黑阴谋
C.德国袭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D.太平洋战争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4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A.凡尔登战役B.莫斯科保卫战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5. 《二战秘史》中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主要说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A.爆发的背景B.艰巨的过程C.残酷的结果D.胜利的原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建立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相互支援,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由此分析,这场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大国的参战B.原子弹的使用C.世界人民的团结D.联合国的成立
2023-04-03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中考模拟(三)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7. 下表中所示内容说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名称时间参战国家卷入人口伤亡人数经济损失
二战6年多60多个20亿0.6亿4万多亿美元
A.是反对日本法西斯的战争B.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
C.是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战争D.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48.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2月4日—11日,雅尔塔会议协调盟国行动。上述材料的整理,有助于理解(     
A.二战爆发的原因B.法西斯的疯狂进攻
C.二战胜利的原因D.二战的伤亡情况
选择题-单题 | 困难(0.15)
名校
49. 下列关于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正确的是
①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②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
③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优势地位
④二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50. 读下图,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此阶段的主战场及阶段特征(     

   

A.非洲战场、转折点B.欧洲战场、走向胜利
C.欧洲西线战场、爆发阶段D.太平洋战场、规模达到最大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1. 以下两张图片反映的有关世界局势的主题是(     

A.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B.经济全球化C.多极化格局D.冷战
2024-04-01更新 | 6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题(BEST联考)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52.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发表铁幕演说B.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C.杜鲁门主义出台D.马歇尔计划实施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53. 二战结束后,美苏关系由同盟走向双方互相敌对, 进而发展成两大集团对峙的冷战局面。为了抗衡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     
A.提出杜鲁门主义B.成立华约C.成立经互会D.推行新政策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54. 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A.北约建立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苏联解体D.华约建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5. 二战后,美国用经济、政治两条绳索很快就将西欧圈进了自己的霸主战略。这条政治“绳索”是(       
A.雅尔塔会议B.波茨坦会议
C.杜鲁门主义D.华约
2023-09-23更新 | 424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6. 选取关键信息是识记历史事件的重要方法。由关键信息:“杜鲁门主义”“分裂”“华沙条约组织”你能联想到的是(       
A.凡尔赛体系B.华盛顿体系C.两极格局D.多极化趋势
2023-04-12更新 | 4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7. 某学习小组要研究冷战时期的历史,可选用的史料有
①杜鲁门在1947年的演讲稿
②拍摄于20世纪40年代末“柏林危机”期间空运的照片
③学生绘制的关于1991年苏联解体的手抄报
④亲身经历“华约”建立者的日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8. 天平是一种衡器,是衡量物体质量的仪器。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物理实验后,绘制的历史趣味学习画报的插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多极化趋势的出现B.美苏进入和平相处局面
C.北约与华约相互对峙D.美苏两极已经控制世界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59. 1947年3月,杜鲁门以应付希腊、土耳其危机为由,在国会发表演说,声称土耳其和希腊遭到共产主义威胁。他声称:世界已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美国负有领导“自由制度”的使命。他宣布“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政府的企图”,要求国会拨款4亿美元援助希腊、土耳其。美国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     
A.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B.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C.世界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D.世界分成了两个对立的营垒
2022-05-12更新 | 17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60. 漫画具有针砭时弊的社会批判功能,富含历史文化价值。下列漫画反映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60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60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世界古代史
2
世界近代史
3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古巴比伦  《荷马史诗》《伊索寓言》单题
20.94古巴比伦单题
30.94古巴比伦单题
40.94古巴比伦单题
50.65古巴比伦单题
60.65古巴比伦单题
70.65古巴比伦单题
80.4古巴比伦单题
90.4古巴比伦  雅典民主政治  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单题
100.4古巴比伦单题
110.65西欧城市的兴起单题
120.94西欧城市的兴起单题
130.94西欧城市的兴起单题
140.94西欧城市的兴起单题
150.65西欧城市的兴起单题
160.65西欧城市的兴起单题
170.65西欧城市的兴起单题
180.4西欧城市的兴起单题
190.4西欧城市的兴起单题
200.4西欧城市的兴起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过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单题
210.65一战的经过单题
220.94一战的经过单题
230.94一战的经过单题
240.94一战的经过单题
250.65一战的经过单题
260.65一战的经过单题
270.65一战的经过单题
280.4一战的背景  一战的经过单题
290.4一战的经过  斯大林格勒、中途岛、阿拉曼战役单题
300.4一战的经过单题
310.65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单题
320.94列宁与十月革命单题
330.94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单题
340.9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单题
350.6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单题
360.6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单题
370.65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单题
380.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斯大林模式及启示单题
390.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斯大林模式及启示单题
400.4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单题
410.65二战胜利的原因及启示单题
420.94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三国轴心的形成及影响单题
430.9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单题
440.94斯大林格勒、中途岛、阿拉曼战役单题
450.65二战胜利的原因及启示单题
460.65二战胜利的原因及启示单题
470.65二战胜利的原因及启示单题
480.4二战胜利的原因及启示单题
490.15二战的性质和影响单题
500.4诺曼底登陆单题
510.65杜鲁门主义  苏联应对冷战的措施单题
520.94杜鲁门主义单题
530.85苏联应对冷战的措施单题
540.85苏联应对冷战的措施单题
550.65杜鲁门主义单题
560.65杜鲁门主义  苏联应对冷战的措施  两极格局的形成、结束及影响单题
570.65杜鲁门主义  苏联应对冷战的措施单题
580.4苏联应对冷战的措施单题
590.4杜鲁门主义单题
600.4杜鲁门主义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