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2023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模)文科综合题-初中历史
湖北 九年级 一模 2024-05-05 4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现代史、史学热点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 宋元时期,盛行随意挥洒的行书。“宋四家”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各有新意,其中是襄阳人的是(     
A.苏轼B.米芾C.黄庭坚D.蔡襄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 历史悠久的汉字文明是建立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繁荣的不竭源泉。下列文字中,最早具备汉字基本结构的是(       
A.小篆B.隶书C.楷书D.甲骨文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翦伯赞在《中国史十五讲》中写道:“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针对“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建立郡国B.建立刺史制度C.实行“推恩令”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4. 我国的历史是由整个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在其发展长河中,出现了许多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中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政权是(     
A.北魏B.秦朝C.唐朝D.元朝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如下图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两次壮举,对此评价最恰当的是(     

     明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开辟
A.使世界成为了一个整体B.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C.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D.加快了殖民扩张的进程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6. 如果要绘制“中国古代医学发展图谱”,可以参考的文献有(       
①司马迁《史记》     ②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③贾思勰《齐民要术》     ④李时珍《本草纲目》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7. 鸦片战争后,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能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南京条约》割香港岛B.《虎门条约》获得租地建房权利
C.《马关条约》割台湾D.《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8. 19世纪中期爆发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是(       
A.黄巾起义B.黄巢起义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9. 1956年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起源于古希腊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丰富了人类的美学价值,给人们留下了奥林匹克的文化遗产。下列体现了古希腊体育艺术与追求的是(     
A.克里特岛宫殿遗址B.《荷马史诗》
C.《掷铁饼者》雕塑D.罗马大竞技场遗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下面漫画反映了17世纪英国国王和议会之间的斗争,这场斗争最终的结果是(       

A.国王取得胜利,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B.议会的权力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
C.国王和议会达成和解,国王具有税收权D.议会取得胜利,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有学者指出,英国通过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为工业革命提供制度前提;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取政治权利,1832年起英国进行了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       
A.与社会法制化相互促进B.与政治民主化相辅相成
C.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爆发D.阻碍工人获得政治权利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拯救市场,罗斯福采取的办法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而是用一种能“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就是国家。材料体现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政府干预指导经济B.发动战争转嫁危机
C.全面实施计划经济D.采取自由放任政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解决汽车和飞机等交通工具发动机问题的是(     
A.内燃机的创制B.电力的广泛应用
C.电灯泡的不断改进D.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5. 苏联解体后,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推动世界格局的发展,其方向是(       
A.多极化趋势B.雅尔塔体系C.单极世界D.华盛顿体系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6.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中国历史是一个连绵不断的演进过程,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内聚力不断增强。自春秋战国以来,虽然经历了几次社会大分裂,但最终还是走向大统一。而且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统一的制度基础越来越坚实。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中“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制度?来源于战国时期哪一流派的学说?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秦朝和元朝分别有何创新?

材料二:唐朝前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科学技术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树,成为当时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2)列举唐朝在“民族关系”和“对外交流”方面的史实各一例。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唐朝“呈现出繁荣、富强的盛唐景象”的原因。(一方面即可)

材料三: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汉时期,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清朝时,清政府通过平定叛乱和设立特别行政军事机构来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摘编自历史教师用书

(3)材料三中,西汉政府和清政府分别设置什么机构加强对新疆管辖?

材料四:清代对蒙藏、回部地区实行的行政制度,有以下特点:一是中央设官管理,包括中央派驻的军政长官及各民族的官员,并把各民族官员纳入中央统一的官制体系之中。二是边疆民族地区的行政带有一定的“自治”色彩,三是“国信而治”。

——摘编自杜家瞩《清朝简史》

(4)根据材料四的观点,结合所学,列举清朝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而采取的措施一例。
(5)综上所述,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如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处理民族关系、维护祖国统一?
2024-05-0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2023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模)文科综合题-初中历史
综合题 | 适中(0.65)
17. 【奋起抗争,怀梦前行】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胸怀不同的梦想,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在探索道路上曲折前行,在改革大潮中披荆斩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苦难中抗争]

材料一: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材料一是哪一战争中签订条约内容?材料中哪一条款说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

(2)指出材料二中图1人物反抗外来侵略的重大事件,图2战役的指挥者是谁?
[探索中发展]

材料三: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材料三中仁人志士“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试举一例方案(史实)名称。材料三中“新的思想”指什么?哪一个“新的组织”应运而生?
[创新中复兴]

材料四: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是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五: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性经济新体制……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摘自人教版八下历史教材

(4)材料四中“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了一条怎样的中国道路?现在,我们离实现这一梦想越来越近。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新举措。
2024-05-05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2023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模)文科综合题-初中历史
综合题 | 适中(0.65)
18. 【践行初心,续写辉煌】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一部不懈奋斗史、思想探索史、自身建设史。这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摘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史实。(至少举出一例)

材料二:

(2)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领导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三: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2021年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创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4)材料四中的“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重大会议?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此次会议上做出的什么伟大决策?

材料五: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5)老一辈革命家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认为该如何践行二十大,续写新辉煌?
2024-05-0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2023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模)文科综合题-初中历史
综合题 | 适中(0.65)

19. 【社会变革发展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

——摘编自《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

(1)材料一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开始于哪里?

材料二:它确认了资产阶级财产所有制的原则和自由、平等的原则,肯定了新的土地关系,维护并保障了自由买卖、等价交换和新的雇佣关系,对婚姻、家庭和财产继承等也作了具体规定。它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制定的第一部民法典,对欧美各国民法典的拟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2)请写出材料二中的“它”代表的法律文献名称,并依据材料指出该文献的历史地位。

材料三:1861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农奴制改革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局,加速了北方军事胜利的进程。

——材料三摘编九年级历史教材

(3)根据材料三,分析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颁布的法律是如何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

材料四:

图1早期的火车图2早期的汽车
(4)根据材料四中图1、图2,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5)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怎样影响文明进程的,选择一个加以分析?

材料五: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编纂的先河,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步骤,民法典破空而出,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民法典,书写人民至上的新篇章》

(6)根据材料五,指出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
2024-05-05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2023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模)文科综合题-初中历史
综合题 | 适中(0.65)

20. 【时局动荡,觉醒提高】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也是帝国主义发动的不义战争中的觉醒者和奋起反抗者,正是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国际格局动荡和殖民体系瓦解,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摆脱外侮、结束内乱的重要机会。随着自身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1)两次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哪次会议让中国人民觉醒,由此爆发了五四运动?
(2)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什么?哪一文件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了哪一国际组织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3)1949年,“中国人民摆脱外侮、结束内乱”,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1955年在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哪一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式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什么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5)结合以上内容,围绕中国外交地位的发展变化,谈谈有何感悟?
2024-05-05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2023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模)文科综合题-初中历史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现代史、史学热点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5
综合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16,19
2
世界近代史
3
中国近代史
4
中国现代史
5
世界古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7
史学热点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宋元时期的书法单题
20.85甲骨文单题
30.65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单题
40.85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单题
50.65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单题
60.85张仲景及医学成就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单题
70.85鸦片战争的影响单题
80.85太平天国的兴衰单题
90.85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100.65古希腊雕塑、建筑单题
110.6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单题
120.6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单题
130.6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单题
140.65内燃机与新交通工具单题
150.65“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单题
二、综合题
160.65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唐与吐蕃  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70.65林则徐虎门销烟  百团大战  中共十二大和十三大的召开  一带一路
180.65南昌起义  遵义会议  抗美援朝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0.65指南针发明与使用  文艺复兴的性质和影响  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俄国农奴制改革
200.65九一八事变  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方针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