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 题号:22698595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中国历史是一个连绵不断的演进过程,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内聚力不断增强。自春秋战国以来,虽然经历了几次社会大分裂,但最终还是走向大统一。而且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统一的制度基础越来越坚实。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中“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制度?来源于战国时期哪一流派的学说?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秦朝和元朝分别有何创新?

材料二:唐朝前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科学技术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树,成为当时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2)列举唐朝在“民族关系”和“对外交流”方面的史实各一例。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唐朝“呈现出繁荣、富强的盛唐景象”的原因。(一方面即可)

材料三: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汉时期,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清朝时,清政府通过平定叛乱和设立特别行政军事机构来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摘编自历史教师用书

(3)材料三中,西汉政府和清政府分别设置什么机构加强对新疆管辖?

材料四:清代对蒙藏、回部地区实行的行政制度,有以下特点:一是中央设官管理,包括中央派驻的军政长官及各民族的官员,并把各民族官员纳入中央统一的官制体系之中。二是边疆民族地区的行政带有一定的“自治”色彩,三是“国信而治”。

——摘编自杜家瞩《清朝简史》

(4)根据材料四的观点,结合所学,列举清朝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而采取的措施一例。
(5)综上所述,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如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处理民族关系、维护祖国统一?
2023·湖北襄阳·一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制度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子“授民授疆土”,将某地区的土地连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封赐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国家。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

——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学概要》

材料三:“今诸侯或连城数十……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原,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四: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

——根据1907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等整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诸侯受封需具备何种资格条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这一制度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秦统治者指的是谁?分别写出他在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上的创新举措。
(3)材料三中,汉武帝“推恩”的目的是什么?汉武帝在思想方面还有什么创新措施?
(4)据材料四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场改革?这场改革有何重大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你觉得对当今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什么重要的启示?
2021-05-07更新 | 10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周室笼络天下的时候,尚且害怕外界的袭扰;抵御袭扰的措施,没有比亲近亲属更好的了,所以用亲属作为周室的屏障。

——译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材料二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一直打到洛水边,“观兵于周疆”(在周都洛阳陈兵示威)。周王派王孙满去慰劳,庄王竞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欲移鼎于楚。

——译自《左传·宣公三年》

材料三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武帝以后,地方上的诸侯越分越小,实力大减,无力和中央抗衡。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一涉及的是什么制度?谈谈“周室”实行该制度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段材料又反映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特征?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为了解决分封王国带来的弊端,秦朝和西汉王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024-03-17更新 | 4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

——《左传》

材料二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材料三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


(1)根据材料一回答,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当时哪些人有可能成为诸侯?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时这种制度产生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最终决定把“名号”更为什么?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材料三中的“陛下”采纳了谁的建议“推恩分子弟”?结合材料内容分析,“上”采纳这个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2020-10-18更新 | 1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