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河南 七年级 期中 2024-05-08 2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下图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四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下面选项的都城与年代尺上朝代对应正确的是

A.①——长安B.②——洛阳C.③——临安D.④——开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唐玄宗即位之前八年间共发生六次政变,皇位五易其主。唐玄宗即位后,刻意沟通与其他兄弟的感情,特制大被和长枕,同榻共眠,但在朝中严禁他们与外人交接。唐玄宗这些举动主要是为了(     
A.确保政局稳定B.削弱地方实力C.提高宗室地位D.防止外戚夺权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3. 唐朝国子监与奈良时期(710年-784年)大学寮对比一览表,由此可推知(       
名称入学条件课程教材生龄教师学制
国子监八品以下官吏子孙《国语》《说文》《尔雅》14-19岁书学博士2人九年
大学寮五品以上官吏子孙《大经》《中经》《小经》13-16岁书学博士2人九年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教育推动国家转型
C.日本善于学习他国D.日本引进先进制度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据统计,两宋科举共取士115427人,平均每年361人。以科举共取士的年平均数计,宋代是唐代的5倍。由此可知宋朝(     
A.军队战斗力得到提高B.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C.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D.官吏选拔看重出身门第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唐朝后期的动乱局面为北宋王朝的建立者提供了反面教材。有鉴于此,宋朝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A.打击地方豪强势力B.进一步完善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
C.加强对整个官僚集团的分权与监督D.加强对边疆地区的防守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9. 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创造。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在北宋时期兴起,后来发展成为瓷都的是(     
A.定窑B.哥窑C.景德镇D.汝窑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1087年,北宋政府在泉州设立的海外贸易管理机构是(     
A.市舶司B.澎湖巡检司C.宣政院D.安西都护府
2023-08-18更新 | 1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永州市剑桥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1. 下图为中国古代纸币铜版拓片,2023年由中国钱币学会主办,交子金融博物馆承办的“纪念纸币诞生1000年学术会议暨中国钱币学会学术年会”顺利召开。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A.唐朝B.北宋前期C.南宋前期D.明朝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2. 如图为《清明上河图》中汴京城东水门内的商业大街及网点分布。这反映了,汴京(     

A.海陆交通非常便利B.城市经济功能强化
C.是全国的商业中心D.商业打破时间限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王安石变法涉及经济、军事和教育领域。他们希望通过变法(     
A.抑制土地兼并,致力改善民生
B.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C.推行科举制度,大量选拔人才
D.剥夺武将军权,强化中央集权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西夏人与宋重开互市的愿望日益强烈。……入主中原后,女真贵族官员皆以学习汉文化为荣。”材料反映出宋代(     
A.经济重心南移B.都市生活丰富C.民族交融加深D.科技文化灿烂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中“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抒发了作者对中原重陷敌手(金军)的悲愤,对局势前功尽弃的痛惜,其中“靖康耻”指的是(     
A.元灭南宋B.金灭北宋C.金灭南宋D.辽灭北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剑桥中国史·辽西夏金元史》一书中写道:“北京和杭州两方的皇帝当然都认为自己是君临中国世界的正统的统治者。”这一观点体现了(       
A.辽宋并立B.宋与西夏并立C.北宋与金并立D.南宋与元并立
2023-08-24更新 | 70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2016-2017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7.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下面是某同学用制表法梳理少数民族杰出人物时制作的表格,表格中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人物是
人物主要事迹
494年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措施
统一女真各部,颁行女真文字
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
把国号改为元,完成全国统一
A.孝文帝、阿骨打、铁木真、忽必烈
B.孝文帝、铁木真、阿骨打、忽必烈
C.阿骨打、孝文帝、忽必烈、铁木真
D.阿骨打、孝文帝、铁木真、忽必烈
2019-06-17更新 | 1480次组卷 | 38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秦、汉诸代都曾不同程度地建筑或修缮过长城,尤其明代对长城的修筑更是达到极盛,但史书却从未见元代有大筑长城的记载。这主要是因为元代(     
A.史学水平出现衰退B.民族关系比较融洽
C.统治者出身于草原D.国力孱弱无力修造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9. 雄安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雄安新区的建设对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意义深远。元朝时也曾设置一些地区为“腹里”,直属中书省管辖。下列被称作“腹里”的是(     
A.河北B.岭北C.辽阳D.陕西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其地(澎湖)属泉州,晋、泉县土人煮海为盐。元置巡检司于此”。这反映了元朝(       
A.有效管理台湾B.重视发展经济C.加强地方监察D.关注社会民生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中国古代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着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1)请说出如图大运河的南至哪里以及历史意义?

材料二   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到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

材料三   如图是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3)材料三说明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此变化基本完成于什么时期?
(4)你认为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2024-05-08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22.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大唐历史。

材料一   他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他”是谁?他在当政期间出现的著名的谏臣是谁?

材料二   “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

(2)指出材料二中高度赞扬的是哪位历史人物?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

材料三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位“僧人”是谁?学习了两位僧人的故事后,他们身上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024-05-0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北宋轻武有其社会历史原因,重文也有其社会历史原因。宋初的当务之急,不在对外战争,而在整顿内政。整顿内政,就必须一反五代武治的纷乱状态,实行文治、吏治。而要文治,必然要起用大量文人,这就渐渐形成了宋朝的“重文轻武”。

——顾全芳《重评北宋重文轻武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   行省是元代开始设置的一级行政区划。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史学集刊》

材料四   见图。

(1)材料一说明唐朝是通过什么制度来治理国家的?结合该制度的内部关系,分析其主要作用。
(2)依据材料二归纳,北宋时期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怎样的基本治国政策?
(3)由材料三可知,元朝统一全国后实行了什么制度?据材料三指出在元中央掌管全国军事事务的机构的名称。
(4)材料四中的宣政院是元朝为对哪个地区进行有效管理而设的?这在中国的国家发展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2024-05-0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唐政权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加速了民族交融。唐朝是民族交融的又一次高峰,而这首先表现为民族血缘的交融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成为平常事。

——摘编自郑师梁《中华民族精神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举一例说明“民族血缘的交融的。

材料二   澶州之战后,北宋与辽议和,保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的贸易场所,称为“榷场”,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宋辽和平,使边界贸易兴旺,交流频繁。

——摘编自李侃《中国古代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与辽“议和”的结果,并概括其作用。

材料三   从整体来考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既有阶段性的和好,也有阶段性的战争。在和好阶段内,双方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好局面,尽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维持较长时间的和好;在战争阶段内,也有一些谋求和好的活动。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5. 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阅读下面材料,结合唐宋元时期的相关史实,以“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巩固与发展”为主题,写一篇80-150字左右的历史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

2024-05-0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2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4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世界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隋的建立与统一单题
20.65开元盛世单题
30.4古代日本单题
40.85盛世经济的繁荣单题
50.65国际大都会长安单题
60.94开元盛世和唐衰亡单题
7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8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90.85手工业兴旺的表现(宋)单题
100.65海外贸易的兴盛(宋)单题
110.85纸币的出现及作用单题
120.94宋代商业单题
13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140.65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150.65靖康之变单题
160.65南宋的建立与岳飞抗金  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单题
170.65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金的建国与统治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元朝的建立和南宋的灭亡单题
180.65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单题
190.85行省制度单题
200.65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单题
二、综合题
210.65江南开发的原因  大运河的开通  经济重心南移  安史之乱和唐衰亡
220.65贞观之治  玄奘西游  鉴真东渡
230.65贞观之治  北宋的建立与统治  行省制度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240.65唐朝的民族政策  唐与吐蕃  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三、论述题
250.4唐与吐蕃  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