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山西省忻州市多校中考三模历史试卷
山西 九年级 三模 2024-05-19 5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下面是出土于陶寺遗址的彩绘龙纹陶盘,在陶寺遗址早期发掘的1309座墓葬中,仅有4座墓葬出土彩绘龙盘。这些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墓主人大多地位显赫,属于当时的最高统治阶层或“王者”。这说明彩绘龙盘(     

A.为研究远古传说提供了实物证据
B.代表我国新石器时代陶艺技术的高峰
C.体现了等级差别与身份地位高低
D.印证了远古居民具有朴素的审美观念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魏略》记载,汉顺帝时,罗马帝国属地疏勒献海西青石、金带各一。而古罗马博物学家曾言,中国产丝,制成衣物供罗马贵族妇人使用。上述材料反映了(     
A.汉代东西方之间的相互往来
B.两汉时期民族矛盾完全消除
C.汉朝丝织品外销供不应求
D.丝绸之路促进了物种交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唐朝通过科举制选拔官吏和人才。武则天开创殿试,参加殿试的考生主要是荐举或自举的官员和布衣,并无只有通过省级考试者才能参加殿试的硬性规定。殿试的设立(     
A.避免了贵族垄断官场B.扩大人才的选拔范围
C.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D.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观察下面《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增长曲线示意图》,对不同时期的曲线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A.①处纸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B.②处火药和武器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
C.③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提高印刷效率
D.④处中国的航海领域开始使用指南针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学者方孝揣说:“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这反映了元朝的(       
A.疆域广大B.民族交融C.汉化政策D.四等人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下图是在中国博物馆展出的《乾隆南巡图》第六卷《驻跸姑苏》(局部),画面中街市繁华、店铺林立、商贾辐辏,一派江南盛世气象。这反映了当时的清朝(     

A.山水画的风格多样B.商品经济发达
C.商帮活动范围广泛D.经济重心南移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2023年12月23日,“盛世回归—圆明园国宝兽首暨清宫珍宝展”在鄂尔多斯市博物院举行,展出鼠首、牛首、虎首、兔首、猴首、马首、猪首等圆明园兽首。圆明园兽首被抢流失海外发生在(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下面是1911年10月9日,一位革命领导者发布的行动指令。该指令可用于研究(     
一、本军于今夜十二时举义……
三、……工程八营,以占领楚望台军械库为目的。…
八、武昌弹药枪支,暂由楚望台军械库接济。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护国运动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9. 衣、食、住、行、用作为社会生活的表现,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下表整理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据此可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呈现出的整体特点是(     
领域变化
服装西装、中山装、改良旗袍备受青睐
饮食中西餐并行于世,西餐在沿海地区成为时尚
建筑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和中西合璧的毗连式房屋
交通火车、轮船、电车、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开始进入中国
A.固守传统B.自由平等C.多元发展D.全盘西化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0.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伟大征程》文艺晚会共分“浴火前行,不屈的斗争路”“风雨无阻,坚强的开拓路”“激流勇进,激情的奋进路”“锦绣前程,壮阔的复兴路”四个篇章。下列能作为“风雨无阻”的开篇的节目是(     
A.大合唱《怒吼吧黄河》B.舞蹈《开国大典》
C.情景舞蹈《回归时刻》D.歌舞《强军战歌》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2023年3月,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一行访问大陆,除了返乡祭祖、重温历史之外,还带领台湾青年学生造访了三所大陆高校,两岸学子面对面热烈交流,畅谈学习生活和梦想追求,成为此行的一大亮点,由此可见,马英九此行(     
A.推动了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B.促使了祖国统一大业完成
C.打破了海峡两岸的隔绝状态D.翻开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九年级某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主题复习时搜集了下面一组图片。据此判断他们复习的主题是(     

A.外交事业的发展B.新中国工业化进程
C.现代的社会生活D.人民军队的现代化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3. 马铃薯源于南美洲地区,16世纪传入欧洲,最初被视为一种观赏性植物。1756年,欧洲爆发七年战争,马铃薯帮助人们顺利度过食物紧缺的岁月,大家逐渐认识到马铃薯作为主食的重要性。这说明马铃薯的传播(     

A.有利于缓解粮食危机B.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
C.导致殖民掠夺D.促进商贸往来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对比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下面是列宁在不同时期的主张,它们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门径。

我们正处于极端贫困状态,在一个拥有工业、而且工业正在运转的农民国家里,如果有一定数量的商品,那是可以采用实物税和自由经营作为一种过渡办法的。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B.壮大无产阶级的力量
C.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D.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晋华中学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搜集到如下论据。据此判断他们论述的观点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939年9月,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扩大。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A.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逐渐扩大
B.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断取得胜利
D.苏联红军为扭转二战的战局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6. 地标建筑是城市的名片和标识。下面是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以“城市地标·时光印记”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板,请你完成相关问题。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近城市地标,来一场与“城市”的邂逅吧!

(1)第一组同学搜集到上面六处地标的图片,请你按照它们所承载的史事进行排序,并从图①、图②中任选一例,写出其成为城市地标的理由。

排序:

理由:______________
(2)第二组同学对③⑤⑥三处地标进行了研究,请简述这三处地标反映史事之间的联系。
(3)第三组同学摘录了④和⑤两处地标的碑文,你从中分别感悟到怎样的精神内涵?

旧世界守你那浮华炫耀去!紧闭双唇迸发出撼世声波:那渴望自由呼吸的蜷缩身躯,那彼岸无情遗弃的悲惨魂魄。在这通向自由的金门之前,我高举照亮黑夜熊熊灯火!

——摘自美国自由女神像基座

诗文《新巨人》:为挽救革命,中共中央决定组成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领导南昌起义。……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

——摘自南昌起义纪念塔碑文

综合题 | 适中(0.65)
17. 货币的演变推动历史发展,见证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应对商品交换规模日益扩大对货币量的需求,宋廷一再增加铜钱的铸造额。同时,采用纸币作为一种替代性货币来弥补铜钱的不足。最初交子是一种存款和取款的凭据,在反复流通中逐步具备了货币的性质。……北宋中后期开始,货币性财政收入一般都在6000万缗以上,约为唐代最高数的6.5倍。

——摘编自包伟民、吴铮强《宋朝简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代货币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1996年,欧洲货币局公开征集欧元纸币图案。最后选定的方案没有加入国家标志的象征,取而代之的是代表当时欧盟12个成员国的12颗星。

纸币图案以“欧洲的时代和风格”为主题,描述欧洲悠久的文化历史中7个时期的建筑风格。正面图案中的窗户和拱门象征着欧洲的开放和合作;背面的欧洲桥梁和欧洲地图,寓意欧盟各国及欧盟与全世界的紧密合作和交流。

——摘编自方福前《欧元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

2002版100欧元正、反面
(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元纸币图案的设计内涵,并简述欧元启用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   人民币国际化,体现为人民币走出境外、成为国际货币的历史进程,这一过程常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当前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五大储备、支付和交易货币。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人民币国际化还需要根据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进程不断优化调整。

——摘编自屈满学《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3)根据材料三,简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条件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综合题 | 适中(0.65)
18.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声,推动时代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是我国思想文化史上的第一座高峰。在这个“轴心时代”里,各种学说与学术都出现了基型。百家争鸣时期的思想为后续中国提供了思想范式、制度模式,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与性格。

——摘编自姜继为《百家争鸣对后续中国之影响及其成因初探》

材料二   文艺复兴和这场变革带来的新文化,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变和进步。知识分子是变革的中心,他们决心与代表着悲观和绝望的中世纪文化彻底决裂。这一时期的天才艺术家们,用自己的艺术作品体现全社会思想的转变。

——摘编自[英]乔治·威尔斯、[美]卡尔顿·海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党的二十大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任务。……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

——摘自习近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1)根据材料一,任选一家学派分析其主张如何“为后续中国提供了思想范式、制度模式,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与性格”。
(2)材料二中,文艺复兴的变革“带来的新文化”指的是什么?简述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具体史实,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是如何不断结合实际推进理论创新的。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19. 稳定的秩序是国家治理能力的体现,是世界和平发展的前提。李老师以“规范国家治理·营造良好国际秩序”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解读图示——社会治理法制化】
(1)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石。概括英国法律制度的特点,并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作用。

图一   《英国国民救济法》中社会保障主要项目功能分工

功能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专项津贴
收入重组养老给付
失业给付
疾病给付
残疾人津贴
疾病照顾津贴
工伤津贴
法定产妇津贴
法定疾病津贴
基本收入保证基本收入保证
负所得税
弥补额外成本住房补贴
住房基金
儿童津贴
无劳动能力者生活津贴

图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目录

任务二【释读史料——市场秩序规范化】
(2)政策是调整市场秩序的有力武器。根据下列材料,分别结合相关史实说明两国是如何调整市场秩序的。

多年来,较低的农产品价格和对失业的日益麻痹大意一直是实现正常繁荣的两大障碍。这些因素使我国的购买力缩减了一半。我承诺采取行动……国会承担了自己的责任,通过了与农业和工业复兴相关的法案,将产品价格调整到合理的水平。

——摘编自富兰克林·罗斯福《炉边谈话》

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坚决维护他提倡的改革开放事业,号召加快经济改革,加快发展。中共十四大全面接受邓小平的新战略,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

——摘编自萧冬连《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

任务三【阐述史实——国际秩序稳定化】
(3)稳定的国际秩序为推动国家发展提供有利环境。请从下面大事年表中选择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1919年巴黎和会1955年万隆会议
1921年华盛顿会议1967年欧共体成立
1945年雅尔塔会议1991年苏联解体
1945年联合国成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12年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
2024-05-1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忻州市多校中考三模历史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5
综合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16,17,18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近代史
5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河姆渡人  半坡人单题
20.65陆上丝绸之路单题
30.65武则天单题
40.65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单题
50.65元朝民族融合单题
60.65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70.6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单题
80.65武昌起义单题
90.85社会习俗的变化单题
100.85开国大典单题
110.65海峡两岸的交往单题
120.65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中国导弹部队的发展单题
130.8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单题
140.6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单题
150.65九一八事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苏德战争的爆发  日本偷袭珍珠港单题
二、综合题
160.65都江堰  南昌起义  独立战争的胜利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第一国际
170.65纸币的出现及作用  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欧盟的诞生
180.65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  文艺复兴的性质和影响
三、论述题
190.6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