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中考第七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
陕西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4-05-23 7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举办地就在陕西西安,下列文物能入选“商周时期文明展”的是(     
A.B.
C.D.
2024-05-2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中考第七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下表中的信息反映了(     
朝代西汉
制度郡县制刺史制度行省制
特点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中央加强监察地方中央加强管理地方
A.早期国家的变革B.繁荣与开放
C.中央集权的加强D.经济重心南移
2024-05-2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中考第七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清乾隆年间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处(下图为清朝对外贸易机构)通商贸易;对出海的中国商民规定返回日期,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材料说明清朝(     

                                      广州十三行
A.鼓励对外开放B.实行闭关锁国C.加强思想控制D.抗击外来侵略
2024-05-2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中考第七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中国近代某场战争(19世纪末)“让之前三十多年中国和平发展走向终结。此后,中国上演一幕又一幕的历史大剧……”。下列选项与该战争后的“历史大剧”有关的是(     
A.旨在自强求富,开始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宣传变法思想,学习西方先进制度
C.推翻清朝统治,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提倡民主科学,掀起思想解放运动
2024-05-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中考第七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它是中国近代史的伟大开端,写中共党史、写新民主主义革命史、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发展史等都要从这里开头,这是毫无疑义的”。据此可知,“它”是指(     
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中共一大
2024-05-2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中考第七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下图图片所示场景与毛泽东下列诗句最契合的是(     

A.革命风雷动地起,红船领航新征程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卢沟事变起狼烟,浴血东阳十四年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2024-05-2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中考第七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某同学利用下面的三幅历史图片开展探究性学习,其探究的主题应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D.第一个五年计划
2024-05-2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中考第七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B.走自己的道路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初三历史课上提到“封君封臣”“庄园”“大学”等关键词。据此可知,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A.古代亚非文明B.古代欧亚文明C.封建时代欧洲D.封建时代亚洲
2024-05-2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中考第七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下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四个国家(分别是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对其在近代科技文化领域取得的成就描述正确的是(     

A.①国的思想家发表《共产党宣言》B.②国的作家完成小说集“人间喜剧”
C.③国的画家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等D.④国的科学家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024-05-2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中考第七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指出: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三四年来我们稍稍学会了实行急剧的转变。为此,1921年苏俄政府实行“急剧的转变”表现为(     
A.实施新经济政策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开始实行一五年划D.实行农业集体化
2024-05-2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中考第七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如果要给下面漫画选择一个主题,最贴切的是(     

A.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B.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C.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D.逆全球化与单边主义
2024-05-2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中考第七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A人物提出观点体现了“______”的学说,其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之间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出现了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史称__________。为巩固大一统,汉武帝接受图B人物的__________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__________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材料二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唐太宗)私末端门,见断进士缀行而出,赤曰:天下英雄入吾役中矣!……

——《唐摭言》

(2)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王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结合所学,指出科举制发展过程,分析其对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
(3)结合你的回答,谈谈进入新时代后我们应如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2024-05-2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中考第七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物文献内容

       

1863年1月1日起,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海陆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材料二   表1   1914年—1918年部分大事记1.

时间事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西欧各参战国饱受大流感打击,“士兵的枪已经成了拐杖”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大战对印度资本主义和民族运动发展带来双重影响。最初,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骤然被打断,造成了很大混乱,但不久,客观有利的一面,在印度资产阶级和民族力量的积极利用下开始发挥作用。

——《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

材料三   表2   1929年——1945年部分大事记

时间事件
1929年美国股市崩溃,经济大危机爆发
1933年纳粹党夺取德国政权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42年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美苏两国由战时的盟友转变为战后的对手,进行了长达40多年的对抗。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多极化发展趋势正逐步孕育着。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1)材料一中图A人物被称为“开国之父”,他对美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概括图B人物领导的反抗斗争的性质。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一中文献发表后产生的积极影响。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你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依据材料二表1,结合所学,分析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因素。依据材料二,概括一战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有怎样的双重影响?
②依据材料二表2,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政治、经济原因。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美苏两国由战时盟友转变为战后的对手,进行长达40多年的对抗。”
(3)结合所学,指出中国主张建立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如何理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2024-05-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中考第七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15. 外交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外交是主权国家对外交往的重要途径。
【屈辱外交】

材料一   晚清直至民国,中国的外交活动明显地呈现出特征:在对外态度上,既蔑视西方列强又深深恐惧之;在外交进程的演进上,既被动回应,又在一定程度上借鉴西方先进策略而渐次成熟。中国近代外交的上述主要特征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

——摘编自李胜臣《中国近代外交的特征及成因探析》

图A 签订《辛丑条约》
(1)结合所学,指出图A条约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结合近代史实说明中国“在外交进程演进上,既被动回应,又在一定程度上借鉴西方先进策略而渐次成熟。”
【独立外交】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国际事务,先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不干涉内政、“三个世界”、永远不称霸、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等影响深远的重要外交理念,形成以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鲜明特色的外交传统,赢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新中国外交70年:成就与启示》

图B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
(2)写出我国奉行的基本外交政策。结合所学,列举两例新中国成立后实现“形成了以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鲜明特色的外交传统”的相关史实。图B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成就的重要成就,阐述“万隆精神”内涵。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

图C 中国重返联合国
(3)结合所学,指出我国取得图C外交成就的原因。依据材料三,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强国外交】

材料四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1949-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示意图)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推进,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请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主题名称。(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2024-05-2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中考第七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古代史
5
世界近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青铜器 单题
20.65分封制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行省制度单题
30.65海禁政策、闭关锁国单题
40.65戊戌变法的经过  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单题
50.65五四运动单题
60.65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单题
70.65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80.65中共十二大和十三大的召开  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的召开单题
90.65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  西欧大学的出现  西欧封建社会的庄园单题
100.65近代文学——巴尔扎克、雨果单题
110.65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单题
120.65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及“恐怖主义”单题
二、综合题
130.65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  科举制的影响、评价  《荷马史诗》《伊索寓言》
140.65拉美独立运动  一战的影响  二战的性质和影响  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及“恐怖主义”
150.65辛丑条约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方针  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