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北省汉川市2024年5月学业水平调研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初中历史
湖北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4-05-26 2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下列图l所示的建筑应位于图2中的(     

图1 原始居民建筑复原图                                 图2   原始农耕时代遗址分布图(局部)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如图为周成王五年(公元前1038年)所铸青铜器“何尊”铭文,其中提到周武王克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宅兹中国”。这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记载。当时“中国”的政治状况是(       

   

A.通过禅让制巩固了部落联盟首领的统治
B.通过分封制扩大了中原文明的影响力
C.通过郡县制巩固了大一统王朝
D.通过行省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2023-06-07更新 | 27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燕山地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汉代财政年度是“计断九月”,收支结算时间以黄河流域主要粮食作物粟的成熟时间作为参考。唐代则是“岁终为断”,收支结算须适应南方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成熟时节。这反映出(     
A.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B.南方军事实力强大超过北方
C.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D.北方放弃种粟转而种植水稻
2023-05-26更新 | 29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南瓜原产美洲,明朝嘉靖年间传入中国。《本草纲目》中记载:“南瓜,甘,温,无毒。补中益气。”据此可知,这部著作(     
A.见证了中外的物种交流B.创新了药物的分类法
C.修正了前人的错误记载D.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
2023-07-18更新 | 123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清朝将南海诸岛列入水师的巡查范围。康熙四十九年至五十一年(1710—1712年),广东水师副将吴升率水师巡视到西沙群岛一带。由此说明(     
A.清朝的社会矛盾尖锐B.东南亚诸国与清朝友好往来
C.清政府扶持海上贸易D.清政府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6. 民国二十年《申报》上刊登了南洋烟草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的一句广告语为:“爱用国货方能达到救国自强”。由此可以推断出(       
A.洋务运动期间,以民用企业辅助军事工业B.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C.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D.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
2022-06-23更新 | 1789次组卷 | 39卷引用:2022年山西省晋中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1954年7月,“初教—5”飞机试飞成功,这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由修理阶段跨入了制造阶段;1956年9月,国产B2—34中型坦克发动机问世,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坦克发动机的历史。对这一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B.“一五”计划,工业起步
C.土地改革,保障民生D.和平外交,共同发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从深圳特区到海南特区,再到海南自贸区的设立,中国走了近四十年,这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从直观上看体现了
A.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历程B.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体现
C.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事实D.中国对南海地区影响力不断增加的过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如下表为威尼斯和葡萄牙香料进口总值变化统计。这一变化反映了(     
时间威尼斯葡萄牙
1498-1501年年均350万英镑年均100万英镑
1502-1505年年均22.4万英镑年均230万英镑
A.葡萄牙奢靡之风盛行B.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C.威尼斯商业贸易断绝D.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梁启超在《新中国建设问题》中指出:“不知英之有王,不过以为装饰品,夫欧人果何取乎此装饰品,而全国人屈已以礼之,且出其血汗金钱以豢之也?以其可以杜内争而定民志也。”此观点认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优势在于(     
A.削弱君主权力B.提供政体典范
C.保持国家稳定D.议会掌握大权
2024-05-26更新 | 1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汉川市2024年5月学业水平调研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落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判断,该材料(     
A.客观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完全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C.认为苏联模式有合理之处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到1996年11月,受理的贸易争端已达62起,而且,在62起贸易争端中,发展中国作为申诉方的有20起,占32.29%,作为被控方的有24起,占38.7%。到 2001年底,世界贸易组织已解决了200多个案子,并且绝大多数都得到快速、良好的执行。可见,世界贸易组织
A.导致了全球贸易竞争加剧B.遏制了贸易保护主义蔓延
C.有效维护了全球贸易环境D.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13. 【汉字的书写与传播】

材料一

东汉画像石的书写者,书写材料为简牍,坐姿为跪坐,书写姿势为“握卷写”

南北朝《北齐校书图卷》,书写者坐在胡床上,左手持纸卷,右手执笔,正在书写

北宋《解盐图》,一盐官在高坐具上垂脚而坐,书写姿势为“伏纸写”

材料二   汉字不仅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结晶,它还为周边国家所使用,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在历史上曾长期使用汉字,日本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创制了日文,现在仍夹用汉字。我国很多少数民族仿照汉字创造了本民族文字,如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等,且汉字被多个民族共同使用,成为大范围社会交际和文化沟通的桥梁。

-摘编自李滨英《中华汉字对周边少数民族创制文字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指出从东汉到北宋书写形式的变化?并结合所学,说明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说说汉字传播的历史影响。
2024-05-26更新 | 1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0.65)
14. 【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

材料一   西学东渐后,教会学校中首先开展了体育运动。……风气所及,中国官办学堂中出现近代体育活动。洋务运动时期,当时称“操课”或“体操科”。……但当时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上是军事学堂,目的是提高军事院校学生的体能。

-李长莉等著《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史》

材料二   在这一历史时期(维新变法时期),日本体育模式开始对近代中国发生重要影响。……赴日考察的士人往往特别推崇日本在非军事普通学校中也大力提倡体操。……沈翊清认为,普通学校学生广泛练习体操,是国家军事强大的重要原因。……罗振玉认为:“盖立此竞争之世界,若人民身体孱弱……”

--张晓军《近代国人对西方体育认知的婚变(1840-1937)》

材料三   民国时期学校学生课外体育运动。

学校课外体育运动概况
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四时十五分至五十止,强制学生进行球类组、掷重组、跳跃组、径赛组、游泳组、器械组、国术组、溜冰组的课外运动。
复旦大学中学部为将体育普及于全校,专门设立老爷足球队(注:老爷指日日伏案、不往操场运动的同学),专供其练习。
湖北省立第八中学1929年举行第二届秋季运动会,专门编订了运动会歌:“田赛径赛,球赛国技,发扬意志。大家准备着,打倒列强,以此为先。”

-内容来源:刘京京《理想与未来:民国时期中学生日常生活研究》

(1)依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时期军事学堂开设体育课的目的。依据材料二,概括赴日考察士人的主要观点。
(2)依据材料三,归纳民国时期课外体育运动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学堂重视体育课的原因。
2024-05-26更新 | 1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汉川市2024年5月学业水平调研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初中历史
综合题 | 适中(0.65)
15. 【美国崛起与中国复兴】

材料一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美国首先集中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在19世纪末迅速赶超欧洲强国。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财富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美国主导着全球经济、政治,科学和文化。

-摘编自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崛起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有哪些?
2024-05-26更新 | 1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汉川市2024年5月学业水平调研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初中历史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16. 【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

材料   科学家是科学理论突破与技术革新的原创者,基础理论的突破与科学交融发展,共同促发了动力技术的革新,带动了一些西方国家工业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的增长,催化了国家间对互动规则与规范主导权的竞争,进而导致了国际秩序的变迁。

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逻辑关系图示

-据郑华《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变迁的逻辑探析》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价值观正确。
2024-05-26更新 | 2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汉川市2024年5月学业水平调研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初中历史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综合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13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近代史
5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河姆渡人单题
20.65分封制单题
30.65盛世经济的繁荣单题
40.65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单题
50.65清朝前期的疆域单题
60.65九一八事变单题
70.65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80.65经济特区的建立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单题
90.6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单题
100.6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单题
110.65斯大林模式及启示单题
120.65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单题
二、综合题
130.85造纸术   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
140.65洋务运动的内容  戊戌变法的经过  新式教育
150.6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独立战争的性质和影响  南北战争的影响  二战的性质和影响
三、论述题
160.6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二战的性质和影响  欧共体的成立  “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