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江苏 九年级 二模 2024-05-27 91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史学热点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 台湾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在《万古江河》中指出:“周人小国寡民僻居西部,面对东部的广土众民,不能不设计一套统治机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制度”。这一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2022-06-15更新 | 764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 夏商西周时期,水利工程兴修较少,少有山林开发;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兴修水利工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B.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
C.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D.新政治经济秩序确立
2023-06-28更新 | 1100次组卷 | 51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3. 汉代诗人辛延年写道:“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古罗马)珠。”该诗可以佐证当时(     
A.东西方经济交流频繁B.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C.边界的榷场贸易兴旺D.市民阶层文化生活丰富
2024-06-06更新 | 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4. 有学者认为“科举不重门第,对于有志于仕途者,均给予应试机会,这为出身贫寒者跨入上层社会,参与政治提供了条件。”他认为该制度(     
A.加强了皇帝的权威B.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C.促进了选拔的公平D.保证了官吏的廉洁
2024-06-06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 “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这直接导致了
A.八王之乱B.安史之乱C.官吏冗余D.宦官专权
2022-06-20更新 | 1046次组卷 | 30卷引用:2022年甘肃省天水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6. 据《梦溪笔谈》记载,宋代江南地区粮食生产约370万石(一种计量单位),占总数(全国)的61.67%。所以,时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谚。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A.经济重心南移B.对外贸易发展
C.城市经济繁荣D.民族交融加强
2024-06-06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古代高明的政治家通过这项工程巧妙地控制、调节中原政权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把农业经济和游牧经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里的“工程”指的是(     
A.都江堰B.大运河C.长城D.北京城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时空定位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下图中清朝对边疆地区采取的管理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A.西域都护B.驻藏大臣C.澎湖巡检司D.渤海郡王
2022-05-10更新 | 18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9. 李华同学以“近代战争与条约”为线索绘制了思维导图。下图,最恰当的“主题”是(     

A.中国人民抗争历程B.近代中国救国实践
C.近代工业兴起历程D.近代民族危机加剧
2024-06-06更新 | 2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0. 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A.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潮流
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推动作用
D.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2022-11-23更新 | 814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6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初中毕业及升学统考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1. 思想界的排山巨浪从文学革命发端,逐渐扩展为思想道德上的革命,引导青年挣脱旧制度、旧道德、旧伦理、旧家庭及旧的社会秩序,从而为中国打开了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思想界的排山巨浪”是指(     
A.维新变法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2024-06-06更新 | 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2. 1921年中共一大在红船上胜利闭幕,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红船精神”,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红船精神”的内涵是(     
A.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B.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C.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的精神D.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2024-06-06更新 | 2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3. 对下文解读最准确的是(       

我们红军像经过了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存了树身和树根。懂吗?保存了树身和树根!

——金冲及《周恩来传(1898-1949)》

A.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B.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红军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D.长征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2023-06-19更新 | 722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4. 民国二十年《申报》上刊登了南洋烟草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的一句广告语为:“爱用国货方能达到救国自强”。由此可以推断出(       
A.洋务运动期间,以民用企业辅助军事工业B.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C.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D.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
2022-06-23更新 | 1776次组卷 | 39卷引用:2022年山西省晋中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5.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绘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解放南京的雄伟场面,诗中所描写的军事行动(     
A.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B.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C.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D.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7日内更新 | 4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6. 无锡茂新面粉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是由我国著名民族工商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的中国民族工商业最早的企业之一,1954年该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接受了社会主义改造。此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A.建立生产合作社B.推行一五计划
C.实行公私合营D.采用中外合资
2024-06-06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7. 70年前“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次会议最大的成果是(     
A.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D.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24-06-06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每一次理论创新,都深刻回答了不同时代面临的重大课题。回答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时代课题”的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23-06-05更新 | 15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9. 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古代印度最高统治者称“Raja”,即“王”,也就是“佛经里的天王”。这反映出古代亚非文明的共同点是(       
A.发源于大河流域B.建立严格等级制度
C.受希腊哲学影响D.利用神权强化王权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在西方民主政治中,妥协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英国“光荣革命”B.法国大革命
C.印度民族大起义D.俄国十月革命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1.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描述:“19世纪中期,有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这两个学说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达·芬奇、列宁B.但丁、沙士比亚
C.牛顿、伏尔泰D.达尔文、马克思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2. 霍布斯鲍姆说:“战争席卷了每一个强国,事实上,除了西班牙等少数几国外,全欧洲几乎都加入了这场战争……然而,这一切现象当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改变,却要数美国人的参战。而俄国人的退出,则催生了新世界。”文中提到的“催生了新世界”是指(     
A.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短暂繁荣
C.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D.美苏之间开始了冷战对峙局面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的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及实际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C.华夫脱运动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D.卡德纳斯推行土地改革,将服务业和大型工业收归国有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4. 截至2023年5月,中国先后派出官兵5万余人次,赴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被国际社会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这说明(     
A.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B.中国在联合国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C.当今世界地区冲突有所缓和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024-06-06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25. 6月8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①《史记·十二本纪·周本纪》中记载:“二月甲子昧爽,武王……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陈师牧野。”

②国宝档案

时期:西周(距今约3000年前)

出土地点:1976年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出土

馆藏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藏品介绍:器物腹部以饕餮纹为主,圈足部位装饰有夔龙纹。腹内底部铸有铭文三十余字,记录了武王伐纣一事,专家们通过铭文“武征商,唯甲子朝,岁鼎”推测出武王伐纣发生于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也因此,利簋被称为“镇国之宝”。

材料三:就世界史范围而言,中华民族是唯一有着“五千年不断裂文明史”的民族。不同时期、不同族属建立的不同王朝有着共同的“国家认同”。经考古发现的国家都城、帝王陵墓、礼器、文字等就是最具代表性的物化载体,它们……维系着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

——刘庆柱《不断裂的文明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中的文物均属于哪一种史料类型?分析材料二中①②两种不同类型的史料在进行历史研究时的关系。
(2)材料一、二中的文物均构建了哪一共同形象?据此可以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有何突出特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什么?汉字能够“维系着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主要得益于秦始皇采取的哪一重大举措?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我国考古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
2024-06-10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6. 某校学生围绕“中国力量”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人民力量坚不可摧】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抵御外侮的伟大篇章。……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科技力量助力发展】

材料二:

【经济力量影响全球】

材料三:“一带一路”倡议主要由中国的银行提供资金,并由中国百余家巨型跨国企业推动,致力于为过去因殖民和新殖民剥削及债务而陷入落后的国家提供交通、能源、通信、环境和文化基础设施。……这种新型的现代化,使发展中国家能够更有利地参与全球经济。

       ——罗伯特·格里菲斯《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贡献中国智慧》

【外交力量维护和平】

材料四:中方将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组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巩固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给,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促进不同文明互尊互鉴:坚定走团结合作的人间正道,积极为解决地区热点和全球性问题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摘编自蔡革《中国将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2)写出材料二中①②两处的科技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六七十年代在科技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我国出口额迅速增长得益于2001年加入了哪一国际组织?简述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所提出的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十八大以来,我国为积极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了哪一中国智慧?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理解的“中国力量”。
2024-06-10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27.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

——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材料二:为满足新增人口对粮食的需求,清朝农业开发的范围和幅度大大超越以往任何朝代,山林湖泊悉数被垦辟为农地。多熟制也成为农业生产的首选,南方的双季稻及北方的两年三熟制逐渐成为常态,番薯和玉米等高产耐旱作物的引入也进一步提升了“地”的供应能力,晚清时期粮食总产量增加至3386亿斤。

——摘编自李小云等《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

材料三:1932年,……饥荒就在眼前了,它的阴影笼罩着美国莽莽大平原。……农产品价格从没这样低过。1蒲式耳(约合36升)小麦的价格不到25美分,1蒲式耳玉米7美分……200个一箱的苹果,假设它们都是毫无瑕疵的,40美分。

——摘编自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四:20世纪30年代,为了构建一个长久的强国,希特勒急于得到资源。问题是,德国的地理位置不利于其进入大西洋与美国、非洲和亚洲开展贸易,因此希特勒将目光投向了丝绸之路的东方。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他做出了一个以数百万士兵的生命为代价的决定……。

——摘编自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促使美洲作物传播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洲作物对清朝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32年美国出现“饥荒”的历史背景。当时美国政府是如何走出这一困局的?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希特勒做出的“以数百万士兵的生命为代价的决定”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食为政首,粮安天下”的理解并用史实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
2024-06-10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史学热点

试卷题型(共 2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4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7,8,25,27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古代史
5
世界近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7
史学热点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分封制单题
20.65铁犁牛耕的使用单题
30.85陆上丝绸之路单题
40.85科举制的影响、评价单题
50.65安史之乱和唐衰亡单题
60.85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70.65秦北筑长城  明长城单题
80.65西藏与新疆的治理单题
90.85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马关条约、瓜分狂潮  辛丑条约单题
100.65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单题
110.85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单题
120.8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单题
130.65长征胜利单题
140.65九一八事变单题
150.85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单题
160.85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单题
170.8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单题
180.65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的召开单题
190.65古埃及  古巴比伦  佛教单题
200.6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过单题
210.85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第一国际  著名科学家——达尔文与物种起源单题
220.85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单题
230.65埃及华夫脱运动  史学理论单题
240.85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单题
二、综合题
250.85青铜器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  良渚文化  甲骨文
260.65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  加入世贸组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两弹一星”
270.85明清经济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  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及暴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