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二模(三)历史试题
江苏 九年级 二模 2024-05-28 12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近代史、中国古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 1921年7月,王尽美、邓恩铭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回到山东后,他们正式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山东区支部,并深入工厂和农村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工人运动,促进了山东地方党组织的发展。他们的这些活动最能体现(       
A.五四精神B.红船精神
C.长征精神D.抗战精神
2023-12-24更新 | 647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真题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积极争取和平民主,先后推动了“双十协定”和政协决议的通过,但蒋介石却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其发动的标志是全力围攻图中的(     

A.AB.BC.CD.D
2024-02-08更新 | 54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 下图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该图反映了

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
2019-06-17更新 | 1197次组卷 | 66卷引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读下图,我们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了城市B.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C.确立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D.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辛亥革命创造了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条件和良好契机……它并非只是打落了一顶皇冠,而是开辟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材料旨在说明辛亥革命(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B.依靠群众基础极其薄弱
C.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D.促成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6. 1884年,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有效管理和防务,清朝设立了(     
A.伊犁将军B.岭北行省C.新疆行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24-05-23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2 中国近代史 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中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有学者研究发现,戊戌变法时出台的改革诏令数量很大、很密集,103天里居然下了110道诏令。1898年9月伊藤博文来华访问(被认为是戊戌变法幕后推手)等人言及“有关国家利益得失之举,尤益慎重周详”,这说明戊戌变法时(     
A.资产阶级力量弱小B.触犯顽固派的利益
C.改革措施操之过急D.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9. “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寻找失去的尊严,寻找在世界的位置,寻找复兴的道路……”。西方列强的“一巴掌”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9-05-24更新 | 2717次组卷 | 153卷引用: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0.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代表顾维钧先生说:“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我想问问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直接导致了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辛亥革命的爆发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019-06-22更新 | 394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19 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臣民从京师洛阳南渡,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衣冠南渡”直接推动了
A.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B.北方出现了统一趋势
C.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D.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在北京人遗址中,出土了不同类型的石器,北京人可以使用这些石器(     

A.狩猎采集B.人工取火C.从事农耕D.建筑房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下图反映的是汉朝初期出现的严重社会问题,对此汉武帝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A.实施“推恩令”B.推行郡国制
C.实行盐铁专卖D.独尊儒术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史记》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又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上述材料论述的是(     
A.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B.秦二世而亡根本原因
C.刘邦战胜项羽的过程D.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两次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全球的统治,这使得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在战后蓬勃发展。下列有关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导人是甘地
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C.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在南非展开,1960年被称为“非洲年”
D.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圆满成功
2024-04-13更新 | 21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西部四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6. 下列图片反映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其共同主题是

A.德国逞凶——战争全面爆发B.日本偷袭——太平洋战争爆发
C.同盟反攻——战争出现转机D.德日投降——战争的最终胜利
2020-11-12更新 | 604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0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7. 某班同学正在进行20世纪以来国际政治格局演变专题复习,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A.多极化趋势B.区域化趋势C.全球化趋势D.集团化趋势
2020-06-22更新 | 7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山西省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下图是1689年前后,中英两国的君主。对此,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是(     

A.当时中国是君主专制,而英国是君主立宪制
B.英王威廉、玛丽同中国皇帝康熙一样掌握最高权力
C.威廉和玛丽入主英国是“光荣革命”的结果
D.康熙帝时期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2021-11-12更新 | 8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如下图是一幅没有名称的曲线图,它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A.美国社会就业率的起伏情况
B.苏联(俄)工业产值增减情况
C.苏联(俄)农业产值增减情况
D.美国经济发展总量变化情况
2017-02-28更新 | 280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6届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0.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图是学习主题为“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的知识结构图.下列与图中数字编号相关的历史事件,完全对应恰当的是(  )                    

   

A.①殖民扩张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③美国独立战争④法国大革命
B.①殖民扩张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③美国独立战争④日本明治维新
C.①工业革命②法国大革命③美国独立战争④美国南北战争
D.①工业革命②美国南北战争③俄国1861年改革④日本明治维新
2016-11-27更新 | 2243次组卷 | 55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成都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其中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事件是(     

   

A.北伐战争B.红军长征C.百团大战D.重庆谈判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3. 毛泽东在给蔡元培的信中说:“……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与农工政策,行之于1925年至1927年之第一次大革命而有效,国共两党合作之时期,亦即国民党最革命之时期……。”纵观中国近代历史,国共两党在以下哪些方面有过合作?(       
A.辛亥革命、黄埔军校、北伐战争B.黄埔军校、北伐战争、抗日战争
C.黄埔军校、北伐战争、解放战争D.辛亥革命、长征、抗日战争
2022-02-17更新 | 298次组卷 | 25卷引用:11-12学年江苏省泰兴市实验中学初二上学期上册期末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24. 1980年,伊朗和伊拉克爆发战争,美国偏向伊拉克,并向伊拉克提供大量武器和经济援助。23年后,美国却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并占领伊拉克。这表明,美国对外决策从根本上取决于
A.反恐思维B.地缘政治C.石油战略D.国家利益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25. 新航路开辟后,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____________ 和西班牙。进入17世纪,________(国家)加入殖民掠夺者行列,入侵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一度强占了中国的台湾;在北美洲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
填空题 | 容易(0.94)
26. ____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____》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2023-04-06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初级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三、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历史上把这种选举办法称为什么制度?请列举一位通过该种选举办法当上联盟首领的人物。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2)从材料二看,更替首领的办法变为什么制度?“家天下”的局面从谁开始?

材料三:如下图


(3)材料三的图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什么制度?分别写出图中人物A和B的身份。

材料四:下图是秦朝的政治建制图


(4)请写出材料二中空白处的官职,以及这一政治制度的名称。

材料五:西汉初,贾谊向文帝上《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后来,汉武帝“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5)写出材料五中汉武帝“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措施名称。这一措施他是采用了谁的建议?
(6)归纳材料四和材料五中的措施和制度,写出统治者实行的共同目的。
综合题 | 较难(0.4)
29.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

材料二   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但是,日本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失道寡助;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正义的,得道多助。口本是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是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因此,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实行人民的战争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毛泽东《论持久战》(1938年)

材料三   ……中国仍然可能发生内战,将中国拖回到痛苦重重的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去,这是一个可能性,这是一个前途。……但是,另一方面,同样是从整个形势看来,使我们更有信心地更有勇气地去争取第二个可能性,第二个前途。这就是克服一切困难,团结全国人民,废止国民党的法西斯独裁统治,实行民主改革,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德毛泽东式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史实。该根据地的创建有何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认为“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概述毛泽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的政治构想。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
综合题 | 较难(0.4)

30. 材料一   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神态安详、神圣,少有人间之情。而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哀悼基督》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表情和美丽是生动的……

材料二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

材料三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指出、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实践还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可以告慰马克思的是,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

(1)材料一中,圣母形象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思潮?有人认为文艺复兴与古希腊、罗马文化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对此你如何理解?
(2)依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的思想主张。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启蒙运动思想主要起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并归纳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思想理论有哪些?
(4)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思想解放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2024-06-10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二模(三)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近代史、中国古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30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4
填空题
3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近代史
2
中国古代史
3
世界现代史
4
世界近代史
5
中国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单题
20.65全面内战的爆发单题
30.65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单题
40.65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单题
50.65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单题
60.85左宗棠收复新疆单题
70.65戊戌变法的经过单题
80.85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单题
90.65鸦片战争的经过单题
100.65五四运动单题
110.65江南开发的原因单题
120.65北京人单题
130.65王国问题的解决单题
140.65楚汉之争单题
150.65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单题
160.65斯大林格勒、中途岛、阿拉曼战役单题
170.85“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单题
180.65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单题
190.65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单题
200.4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南北战争的影响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单题
210.65井冈山会师、农村根据地创建  全面内战的爆发单题
220.65长征胜利  长征开始单题
230.65黄埔军校  北伐战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单题
240.85冷战结束后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单题
二、填空题
250.65教皇子午线和三角贸易
260.94井冈山会师、农村根据地创建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270.65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三、综合题
280.65分封制  王国问题的解决
290.4井冈山会师、农村根据地创建  抗战中的中流砥柱  中共七大
300.4科学发展观  文艺复兴的性质和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第一国际  启蒙运动的性质与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