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安徽 七年级 阶段练习 2020-01-21 227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原始农业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下列能反映这一进步的是(        )
A.北京人制作石器B.相传炎帝发明纺织
C.半坡人制作彩陶D.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2. 《史记》中记载:“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文中的轩辕”指的是(        )
A.黄帝B.大禹C.商汤D.炎帝
2020-01-2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3. 地图是学习历史的必备工具。小明同学在学习某一内容时搜索到下图。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应该是(        )
A.武王伐纣B.战国七雄C.春秋争霸D.秦灭六国
2020-01-2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对下表所示有关秦国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时间大事件
公元前358年打败韩军
公元前354年攻取魏国少梁
公元前352年攻取魏国安邑
公元前351年攻取魏国固阳
公元前340年打败魏军
A.分封制基本瓦解B.商鞅变法成效显著
C.诸侯混战破坏经济D.改革图强成为风潮
2020-01-2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我国古代儒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包含“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A.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B.是现代中国思想家的创造
C.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D.完全是墨家思想发展的产物
2020-01-2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史书记载,秦朝“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秦朝此举
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C.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D.直接有效地控制了地方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7. 陈胜,吴广戍边的队伍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无法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成守误期要被处死。“这表明大泽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
A.赋税沉重B.刑罚严苛C.征伐频繁D.摇役繁重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汉初,诸侯王国“大者或五六都,连城数十”;到汉武帝时,王国中“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这一变化主要缘于汉朝(   )
A.实行“推恩”政令B.平定七国之乱C.合并郡县D.推崇儒家学术
2020-01-2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9. “公元 26 年,即汉光武帝称帝的第二年,下诏书,令民间释放奴婢。”材料中的“汉光武帝”建立的朝代是(   
A.西周B.东周C.西汉D.东汉
2019-06-21更新 | 1100次组卷 | 50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19 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探究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对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概括恰当的是(        )
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外或富官交替专权D.太后主政皇帝无权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1. 《后汉书·皇雨高传》记载,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都失据,长吏多逃亡,句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这次起义是(        )
A.“国人暴动”B.大泽乡起义C.楚汉之争D.黄巾起义
2020-01-2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2. 七年级同学的课后练习之一是要求依据下面朝代更选示意图概括时代特征。这一阶段的时代特征是(        )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13. 2019年4月25日至27日,中国在北主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下列人物中,为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重大贡的是(        )
A.商鞅B.张骞C.班超D.甘英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这部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汉史学家班固评价这部著作”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故谓之实录”,该著作不可能记载的史交有(        )
A.蒙恬北击匈奴B.桂陵之战C.光武中兴D.巨鹿之战
2020-01-2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专题——“秦汉文化“下列图片可以放进专题资源包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01-2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二、改错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6. 政策的推行有利于国家的统治,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
(1)西周实行世袭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证据,扩大了统治范围。(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始皇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五铢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光武帝时国力强盛,派卫青、霍去病等大规模反击匈奴,使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1-2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三、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的士子们,接受前代思想资源后,并不是照本宣科,固守先王之道是随时代的变迁、自己的理解、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处境,从古代经典理论中,各取而所需,加以发挥。各论短长,设塾授徒,终成一家之言。


(1)材料一反映出当时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请写出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祭授徒”的思想家及其核心思想,

材料二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摘编自顾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2)秦始皇和汉武帝是如何“统一思想”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的原因。
(3)上述两则材料表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我国思想领域出现了怎样的趋势?
2020-01-2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景之治”担转了汉初以来经济凋敝,政局动荡的局面,代之以“吏安其官,民乐其业,蓄积岁增,户口浸息”…“的安定,繁荣景象,奠定了西汉盛世的坚实基础。


(1)汉文帝,汉景帝采取了哪些措施“扭转了汉初以来经济凋敝、政局动荡的局面”?

材料二 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傅乐成《中国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分别指什么措施?这些措施给汉朝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3)材料三中标示出的实物是通过什么商路相互交流的?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这条商路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兴盛的因素.
2020-01-2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19.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此,七年级(8)班开展了以“走进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下列要求
【教育的光辉】

材料一   汉武帝采纳至仲舒的建议,于公元前124年在京城设立太学,这是我国教育文上第一所有完备脱章制度的学校。太学以儒家五经为教材,教师则由儒学博士担任,由于速应国家培养官吏的需要,太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信生们开始大量进入政权体系,中国封建时代的统治思想逐步况固起来。

——编自《剑桥插图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汉武帝创办太学的目的是什么?(写出一点即可,2分)“儒家五经”指的是什么?
【科技的灿烂】

材料二   ……朝鲜、日本用简和帛,印度用白树皮和棕榈叶,埃及用纸草的内皮压成“草”,洲则用羊皮,这些书写材样,有的笨重,有的脆弱,有的昂贵,都不适于大量使用。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教师教学用书》


(2)根据材料二,分析这些的材料“都不适于大量使用”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古代技术。
【中医的魁力】

材料三   华佗对学生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别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


(3)材料三反映出华佗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他是如何实践这一观点的?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中学生能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做些什么?
2020-01-2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5
改错题
1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河姆渡人单题
20.94炎帝与黄帝单题
30.85齐桓公称霸单题
40.65商鞅变法单题
50.65战国百家的代表及其主张单题
60.65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单题
70.85陈胜吴广起义单题
80.65王国问题的解决单题
90.85西汉灭亡和东汉建立单题
100.65东汉衰败 单题
110.85东汉衰败 单题
120.94武帝的经济措施单题
130.94张骞通西域单题
140.65司马迁与《史记》单题
150.65张仲景及医学成就单题
二、改错题
160.85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  王国问题的解决  武帝的经济措施  张骞通西域
三、综合题
170.65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焚书坑儒  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
180.65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武帝的经济措施  张骞通西域
190.85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  造纸术   华佗及医学成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