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古代史 >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 > 封建时代的欧洲 > 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 题号:10148501
中古时期西欧的乡村与城市都有了质的变化,庄园和城市的兴起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社会现象。某校九年级一班同学们以“西欧的乡村与城市”为主题展开了探究活动。
庄园出现

材料一   



(1)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图一信息,说说你联想到的生产、生活状况。
(2)图二中的分封的核心是什么?在西欧封建社会中两大基本对立阶级有哪些?
城市兴起

材料二   昔日无关紧要的城镇如巴黎、伦敦和科隆等,在1100年至1200年间,规模大致增加了一倍,1200年至1300年间又增加了一倍……中世纪的城镇并非现代城镇的缩微摹本;在我们自己眼中,它们看上去仍是半乡村和不够开化的。街道往往未加铺砌,住宅里专有种菜的园子,圈里养着牛和猪。在经过一个大都会的街道时,你往往会碰上一群“咩咩”叫个不停的羊或一群伸着长脖叫唤的鹅……虽然具有上述各种弊端,城市居民很以其新的城市和生活方式为荣。

——摘编自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3)中世纪的西欧城市是如何摆脱领主或教会束缚的?法国和意大利的城市各自在城市自治方面取得了怎样的结果?
(4)分析材料二,说说中世纪城市与庄园经济有什么不同之处。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走进中世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古时期的亚洲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材料二   中古时期的欧洲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握世俗的伦理和信仰。

——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1)随着文明的扩张,中古时期的亚洲曾兴起了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请试举出一个曾经的帝国。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日本为例说明“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基本特征。
(3)综合以上材料,请你谈一谈对文明的认识。
2023-11-21更新 | 1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古西欧,国家国王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教会依靠王权扩展基督教,维护教会权威。与此同时,王权与教会也多次发生冲突。1302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因征税问题与教皇起争端,召开三级会议,集结全部力量,同教皇进行斗争。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最终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

材料二:8世纪上半期,地方割据势力日益强大,宫相查理·马特平息内乱,抗击外敌,实行改革。废除了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他把从叛乱贵族那里没收来的土地和一些教会的土地分赠给贵族,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君服兵役,要履行臣民的义务,宣誓效忠。同时,采邑的赐予者也有义务保护忠心效力的受领者,使其不受他人的侵害。这次改革对欧洲中世纪社会关系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确立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材料三:日本大豪族苏我氏等人控制了大和国的政权,而天皇家族基本上没有什么实权。贵族疯狂兼并土地,奴隶、部民和平民纷纷造反逃亡。公元645年6月,皇室联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政变,除去掌握朝政的权臣苏我氏父子……拥立孝德天皇,定年号为大化。646年元旦,新政权以唐代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发布《改新之诏》……改新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是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起点。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古西欧国王与教会之间的关系?
(2)材料二中的历史现象发生在哪一国家?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个世纪?
(4)归纳材料二、材料三所述事件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021-10-20更新 | 3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它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改革的纲领在实施中也不断完善和修改,最后完成了以开元盛世的唐朝为楷模的天皇制国家的理想。它解放了生产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改革是指什么改革?改革发生在哪一年?当时在位的天皇是谁?这次改革对该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的图反映的是什么制度?是以什么为纽带建立起来的?
(3)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认识或感悟?
2022-11-06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