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 人民政权的巩固 > 抗美援朝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0 题号:11080844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广大青年勇于担当,积极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青春之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说历史



(1)材料一中的两位年轻的英雄人物让你想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胜利。有什么历史影响?

材料二: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王崇伦作为鞍钢北部机修厂工具车间的创工,相继改进成功7种工具,卡具,发明了“万能工具胎”,26岁的王崇伦用一年时间完成了几年的生产任务,成为全国最先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一线工人,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2)根据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中“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是什么?“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三:阅读图片



(3)上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年-1966年),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典型代表。请将图中人物与其“称号”对应连线。

材料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讲话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梦”的宏伟蓝图是什么?在党的十九大上确立了什么样的指导思想?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历尽艰辛,巩固了政权,开始领导各族人民进行建设道路。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日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该事件的国内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20世纪50年代,中华民族实现了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请列举当时政治领域推动社会变革的重大事件。材料二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什么事件?依据材料指出,“激战”的胜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从1956年起,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十年的艰难探索。这一时期,广大内地和边疆地区新建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改善了工业的地理布局。在交通运输上,除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都通了火车。此外,核武器和导弹也试验成功。这些成就的取得,源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勇于从困难中奋起的能力。这是一种何等的精神面貌,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三卷)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56年至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指出这一时期“精神面貌”的内涵。
2023-06-30更新 | 5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2】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请对下列表格中的所有历史人物依据其主要事迹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理由。
(要求:分类只写序号,每组分类不得少于2个人物;分类要符合人物事迹特点,理由说明须简明扼要、准确、符合史实。)

中国历史上的部分重要人物及主要事迹简表

序号人物主要事迹
商鞅秦孝公任用他主持变法,通过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
张仲景东汉名医,撰写《伤寒杂病论》,提出辨证施治原则。
郑成功1662年率军驱赶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发动“公车上书”,请求变法图强,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展。
邱少云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2年10月12日因美军一发燃烧弹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了不暴露目标,他放弃自救,壮烈牺牲,年仅26岁。
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2023-06-29更新 | 24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2013年6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两国元首在加强两国的沟通、理解和互信,共建新型大国关系等重要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中美关系成为构筑21世纪大国关系的重要一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1952年邮电部发行了纪19《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两周年纪念》邮票
图二:1997年纳米比亚《上海公报25周年》纪念邮票——“尼克松访问中国”
材料二:不同时期中美领导人的握手(如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反映了建国初中美关系史上的哪一件大事?
(2)材料一中的图二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中美
两国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
(3)除此以外,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事业还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请列举两例。
(4)材料二中的三幅照片记录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会晤,对其中反映的信息,最恰当的理解(     )
A.中美友好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B.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国畏惧美国而与之交往
C.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美国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
D.中美友好源远流长,近现代史上从没有过摩擦和对抗

(5)中美之间的关系,从几十年的敌对恢复到邦交正常化,由此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2014-07-14更新 | 3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