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8 题号:11621113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朝代,其统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兴亡的经验教训也值得后世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材料二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

材料三 秦朝时,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2/3以上交给国家……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被征发去打仗、服劳役的有二三百万,连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许多服役的人活活累死……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10多种,如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株连。

材料四 《史记·陈涉世家》记载: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秦人”实力增强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民勇于公战”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王”指谁?“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
(3)材料三中反映了哪些社会现象?
(4)秦王朝统治昙花一现,二世而亡,材料四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谈谈你对秦朝兴亡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字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次变法事件?
(2)材料二中反映了“商君”的哪些改革措施?
(3)材料二中“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
(4)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变法强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3-10-08更新 | 1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图


材料二   因卫鞅本为卫国公族之后,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秦孝公死后,受到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车裂而死。

——《史记·商君列传》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舌战保守派贵族,那么商鞅代表了当时哪个阶级的利益?请指出其在军事上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二回答,导致商鞅“车裂而死”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5更新 | 2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学校七年级学生举办“历史第二课堂”活动,抢答战国时期的问题,请你也参加。

材料一   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大部分小诸侯国被兼并,几个大诸侯国左右着政局,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已经完全崩溃。战国初年,……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七个诸侯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相互之间展开战争,当时的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材料三   战国后期,秦国在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兴修水利,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经过精心设计,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岷江上建造了一座大型的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这座水利工程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两次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的名称。
(2)材料二中的“商君”在秦国进行的改革中,采用了什么措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提高军队战斗力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所说的是哪一水利工程?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这项水利工程为什么能一直发挥作用?
2023-12-07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