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孔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8 题号:11720215
春秋战国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座高峰,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时代。
(1)有个思想家认为,血亲之爱与生俱来,家庭的亲情、感情是血缘关系决定的,是发自人本性的爱。子女对父母的爱就是孝,兄妹之间的爱就是“悌”。这位思想家是谁?我们今天了解他的思想可以查阅的什么文化典籍?
(2)有个思想家认为,治国应该要有民本思想,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思想家是哪一学派思想?其代表是谁?
(3)有个思想家认为,治国应该要依靠法、术、势,强调以法治国,这个集大成者是?他的思想对秦朝的兴亡产生了什么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教育赋能时代的发展,时代影响教育的变化。

材料一

春秋汉代唐代宋代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开创儒家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官学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种。汉武帝时期在长安兴办太学,培养儒学人才。此外,汉代私学学生数量及来源广泛,办学规模大从中央到地方有一整套的官学体制学校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私学形式多样,出现家学教育、私塾教育等在中央建立国子监和太学,提倡儒学。在教学对象上打破了严格的身份限制,扩大了范围。书院私学日渐兴盛

材料二   牛津大学课程变化情况表

时期主要课程从14世纪开始,原本保守的各国大学先后发生了相应的变革,拉丁文、希腊文、修辞、逻辑、历史、伦理等人文学科走进了当时的大学。随着自然科学知识的普遍发展,各门学科,如天文、地理、物理学、植物学和化学等,都逐渐地从浑然一体的科学中分化出来
12-14世纪神学、法学、医学、文学、自然哲学、民法、音乐等
15-16世纪希腊文、拉丁文、修辞学、逻辑学、伦理学、物理学、解剖学、天文学、几何学、地理学等
17-18世纪文法、修辞学、逻辑和道德哲学、几何学、诗歌与古典文学、近代历史与语言、英国法、历史学、植物学、化学、实验哲学、临床医学、解剖学等

材料三   教育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环。将科学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加速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社会合力。瞄准新质生产力对制造业高端人才的需求,提高本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并积极探索开展硕士及博士层次职业教育。提升“留学中国”质量品牌,使留学生教育取得发展,成为国际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引智工程”。教育作为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能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人工智能时代,学生通过理念更新不断拓宽知识版图,更新知识结构,形成创新思维,进而促进新质生产力的优化升级。

——摘编自姜朝晖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1)依据材料一,说出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推动汉代学校教育发展的措施。
(2)依据材料二,写出12-18世纪牛津大学课程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指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7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历史结论

史实

朱枞鹏: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天文学最早的国家之一,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奥秘,在探索外太空的世纪里不能没有中国人。(天文学)(示例)商代甲骨文记载了多次日食、月食。
屠呦呦: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通过继承发扬,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医药学)

材料四:读图思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该主张被采纳后对后世儒学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仿照材料三中的示例,为科学家屠呦呦的结论提供一例相应的史实。
(4)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主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材料四中图1和图4分别属于哪一类型史料?依据材料四,指出图2人物在数学领域代表性的成就。概括材料四所反映的共同主题。
2023-02-18更新 | 10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万世师表”是对谁的赞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创立的学派及其核心思想?他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
(2)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要播出一期“百家争鸣”的讲座,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三位著名思想家的主要观点。请你将材料二中的相应人物填写在括号里。
“兼爱”、“非攻”——(     )民贵君轻——(     
(3)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近日,校园中屡次出现破坏公物的现象,根据你对儒、法、道三家思想的理解,谈谈如何遏制校园内“破坏公物”的行为。(三家任选一个即可)
2020-11-28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