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 题号:1259088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治表,法令至行,公平无私,发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二:一法度衡十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汉书诸侯王表第二》

材料三: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各地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培养人才,译述著作,极大的促进了这次变法运动的发展。这次变法的内容: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史称这次改革为A

材料四: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开始。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在上海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等。还积极筹建新式陆海军,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兴办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成立的轮船招商局(当时中国最大的民用企业)、开平矿务局等。


(1)材料一中“商君”实行的改革是什么? 这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答出任意两项内容即可)
(3)材料三中A出补充完整。
(4)材料四中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筹建新式陆海军是以什么为口号?洋务派又以什么口号兴办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
(2)他的变法主要内容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是什么意思?
(4)请列举“秦王”为捍卫“扫六合”的胜利果实而在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军事上采取的措施。
2019-12-16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是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向前发展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边疆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二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材料三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及其作用。
(2)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二中“霸诸侯”的国君是谁?根据材料二指出,他任用谁为相,改革内政,首先称霸的?
(3)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三反映了哪一次改革?材料中包含哪两项改革内容?
(4)根据材料一至材料三,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020-11-03更新 | 5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古代制度不断革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1)图一中①②处对应填写的制度和人物分别是什么?
(2)图二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图二中A、B代表的等级身份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实行这种制度起到的作用。
(3)材料二中的“商君”是谁? “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4)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2018-04-06更新 | 11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