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 题号:12782463
科技是推动人类的巨大动力,也是当今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九年级二班组织一次活动,主题是“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请你参加。
步骤一走进三次科技革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6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从此,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

——《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材料二


材料三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新的科技革命既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使我们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时期英国工厂机器使用的动力是什么? 英国中世纪恬静的田园生活被打破后,人们出行方式发生了变化。请举一例证明。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这次工业革命发现的新能源是什么?? (1分)从此,人类社 会开始进入了什么新时代?(1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的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步骤二回顾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的关系
(4)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加剧了西方的殖民扩张。请写 出19世纪40年代中国遭受的殖民侵略战争。
(5)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资产阶级先后领导了两次政治运动,请举一例。
(6)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为了追赶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我国在1986年制订了什么计划?
步骤三 反思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7)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探寻复兴之路,铸造新的辉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改善民生。

材料四   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1918年至1919年元旦,李大钊先后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开始向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改编自岳麓版历史教材八上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的主要表现。
(2)材料二康有为的主张与洋务运动相比,两者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有何不同?
(3)材料三中,为何当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18年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有了什么新的变化?
(5)根据上述所有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基本特点。
2021-01-28更新 | 1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近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的近代化道路有自己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1)材料一中“以求‘御侮自强’之术”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该事件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1898年6月16日光绪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康:四夷交迫,分割存至,覆亡无日。皇帝:今日诚非变法不可。康:所谓变法者,须自法律制度先后改定,乃谓之变法。今所言变者,是变事耳,非变法也。皇帝同意其建议。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康有为的主张在推动中国近代化方面有了怎样的进步?

材料三   予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孙中山


(3)材料三中孙中山所谓的“国民革命”指的是什么事件?写出他领导这次事件的指导思想。

材料四   ……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4)材料四中“中国的文艺复兴”指的是哪一事件?列举一位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5)根据材料,指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
2021-03-13更新 | 1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近代史上,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前仆后继,谱写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壮烈诗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划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被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正式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蠲除工商业各项限制; 鼓励华侨投资,……月12日清帝退位,……3月11日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陈旭麓主编《中国近代史词典》

材料三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

——中共“二大”通过的党纲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的土地分配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根本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共“二大”的历史意义。

2018-12-07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