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 > 唐朝的民族政策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1278780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

母。”

材料二   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虽然当前“藏独分子”猖獗,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材料三   元朝时人分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地位最高。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地位最低。


(1)根据材料一,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2)结合材料二,请举出唐朝与西藏地区友好往来的一个事例。
(3)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始于哪一朝代?如何管辖?
(4)阅读材料三,结合唐朝和元朝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不同方式,谈谈应如何处理民
族关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不同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宋与周边少教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1)材料一表明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实行怎样的政策?材料一中的图表明,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朝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宋在与其他民族政权交往的过程中,屡屡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这与宋朝实行的什么国策有关?
(3)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反映了汉族与周边少数的民族交往中更能促进民族交融的主流趋势是什么?
2021-08-06更新 | 3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平东突厥后,将突厥降众安置内地,让他们保持原有的生产和生活习惯,仍以其首长统治原有部众。隋末以来,边民多为突厥所掠,北疆平定以后,下令“访求没落之人,赎以货财”,室韦、乌罗护、靺鞨三部人为所掠者,“亦令赎还”。对各族将领都视为一体。当时有不少战功卓著的少数民族将领,至于被任为将军而在地方任职的那就更多了。当时突厥与吐谷浑各请互市,他们从内地得到了大量的布帛,而内地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民乏耕牛”的困难。在“四海宁一”的条件下,正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唐代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体现在哪些方面,并概述其效果。

材料二   193991日,德国发动了对波兰的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此全面爆发。战争初期,英、法宣而不战,德国迅速占领了波兰以及北欧、西欧诸国,就连法国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战败投降,英伦三岛岌岌可危。苏联在德国西进的同时,忙于建立“东方战线”,将自己的国界向西推进了数百公里。美国身处大洋彼岸,对于战争仍抱着观望态度。法西斯国家在战争初期完全占据了战场的主动,人类面临陷入法西斯国家奴役的危险。随着战争的逐步扩大,各反法西斯国家都认识到了团结抗战的必要性,最终于19421月结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从而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反法西斯国家的最后胜利而宣告结束。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


(2)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二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二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是材料二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没有涉及”。
A.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
B.反法西斯国家为了自身利益各行其是,人类面临陷入法西斯奴役的危险。(     )
C.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英、法宣而不战,导致其迅速灭亡。(     )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概要说明其形成的意义。

材料三   2013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得到中亚各国热烈回应和积极参与。10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先试先行,有力促进了中亚五国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在欧亚地区乃至国际社会产生重要示范效应。

中国—中亚合作向世界证明:世界越是纷乱,局势越是复杂,越要加强团结、增进合作。中国同中亚国家必能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中国—中亚贡献,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摘编自新华社评论员《中国一中亚合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正能量》(2023519日)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同中亚国家先试先行,共建“一带一路”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意义。
(5)综上,谈谈你的感悟。
2023-06-14更新 | 41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说:“盖恩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仇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贞观政要》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请列举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两例史实。
大宋皇命谨制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长编》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满江红》

材料二

材料三


(2)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材料四:



(3)依据材料四,写出元朝管辖西藏的中央机构名称。说明该机构设立的意义。
2021-06-23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