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铁犁牛耕的使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1304454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许多人以“牛”、“耕”作为名字,例如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名子耕。

材料二   作为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取得大的成功。……(变法)废除了旧的经济、政治制度,建立了全新的经济、政治体制,从而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中国古代史稿》

材料三   (唐太宗在位期间)天下大捻(半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摘编自《资治通鉴》

材料四   唐中期以来,北方人口南迁将复栽技术带入南方,并在此基础上开启秧播技术,南方土地利用率从原来的50%提升至100%。宋代,南下移民在向南方扩展冬小麦种植范围的同时,发展了稻麦轮作制,将农作物种植从原来的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进而将土地利用率从100%提升至200%。

—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农业地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春秋时期在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哪一新现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商鞅变法中“废除了旧的经济制度,建立新的经济体制”的措施。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唐太宗在位期间的社会状况。
(4)依据材料四,指出唐中期以来南方土地利用率发生变化的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代,地方上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变化。春秋时,晋、楚等国已开始了县的设置,晋、吴也已开始了郡的设置,但郡、县中的长官,仍大都由卿大夫及其子弟担任。到战国时代,郡、县的长官全由国君自行任免,使国君直接掌握了郡或县。这时,虽然还存在着分封的制度,但各级贵族在其封地内,仅有衣食租税之权,而没有治民之权。秦朝建立后,进一步废除分封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建立起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

——摘编自韩连琪《春秋战国时代的郡县制及其演变》

材料三: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中图1和图2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地方政治的变化
(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这一历史事件的主要措施。
(4)上述三则材料间有何内在联系?
2023-11-26更新 | 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再到加深对历史的理解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同学绘制的历史思维导图。

(1)据所学知识,完善思维导图。
①②

材料二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民在向国家缴纳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后退一步”的含义。该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材料三

             两则老广告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3)以上两则老广告都可以作为佑证哪一事件的史料?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实质。

材料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生产关系必须要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24.1.31)

(4)据材料四指出,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具有什么特点?
(5)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思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2024-04-27更新 | 8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经济发展与交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邦规定税收十五而税一,汉文帝又减其半,成为三十税一,此后又于公元前167年下令“其除田之租税”,连免税收十三年。…,文帝的轻税收和无为而治的传统…被汉景帝继承下来,终于使得东亚大陆被秦帝国和秦末战争严重斫伤的社会元气得以恢复。

——摘编自《文景之治:帝国失去的好时代》

材料三   两晋南北朝以后,北方战乱较多,江南地区则相对稳定。…晋代以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使南方人口剧增,市场需求剧增,要求南方广大地区加快开发。南方特有的自然条件与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相结合,使其发展速度加快。

——摘编自何炼成《中国经济史》


(1)材料一所示图片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变化?该变化对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文景时期延续了汉初哪一政策? 经过长期的努力,西汉出现了哪一治世?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4)回顾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发展有何借鉴?
2024-03-16更新 | 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