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 题号:14642591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其崛起与消亡的经验教训值得后世借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

——《战国策·秦策》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三   


材料四   下图为秦长城遗址。


材料五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秦国的崛起与材料一反映的什么事件有关?说说这场变法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的“秦王”指的是谁?作为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建立了哪一制度并被后世沿用?
(3)如材料三图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分别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初修建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5)秦朝二世而亡,材料五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6)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从秦的兴亡史里,你得到哪些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初期,秦国是七个诸侯国中力量最弱小的,其他诸侯国看不起秦国,出现了诸侯鄙秦,丑莫大焉的情况------,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1)依据材料一,回答战国初期秦国的情况如何?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中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变化。

材料二:


                                   A                                                                         B
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陶,实行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钱穆《国史大纲》十七年,车驾发京师,南伐仍定迁都之计。十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二十年,诏改姓为元氏——摘编自《魏书高祖纪下》

(2)根据图A材料,概括孝文帝实行“汉化”的原因。据图B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次改革分别对相关社会性质与形态产生什么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以上改革中得到什么启示?
2022-03-09更新 | 4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的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为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社会大变革,中华文化开始勃兴,古圣先贤纷著书立说,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繁荣局面。

材料三: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封建统治者对思想文化进行严苛禁锢。)


回答:
(1)材料一中的事件发生在什么时期的哪个诸侯国?
(2)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理由是什么?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3)材料二中,在思想领域出现了怎样的繁荣局面?请列举2个事例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出封建统治者对思想文化进行严苛禁锢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写出两例我国封建统治者禁锢思想文化的典型表现。
2022-01-06更新 | 1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周秦之际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社会转型时期,周秦之间的大变局奠定了中国历代的基本政治格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考古工作者发掘的战国时期文物


   
(1)材料一中能获取的直接历史信息是什么?生产力的进步导致原有的土地所有制不适应时代发展,对此,商鞅在变法中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今日看来西周政治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实现君主“独制”而推行的地方行政体制。

材料三:春秋末年,贵族阶层分化,有些低级贵族不得不以传授知识为生。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日益强烈,士人创办的私学由此兴起。在鲁国,孔子广收徒众,传授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私学”走向兴盛,为战国社会的变革奠定了人才基础。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等


(3)根据材料三,简述春秋末年私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士的崛起直接推动了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的繁荣,出现了什么局面?
   
(4)指出材料四中图2到图3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种历史发展趋势形成的原因。
2023-10-05更新 | 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