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 北京人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15242483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中国农业发展源远流长。某校七年级同学探讨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请你参与同学们的探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生产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是古人智慧和能力的体现。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将材料一中的四个古代生产工具进行排序:(填序号即可)

材料二:汉初几任皇帝最为重视的就是国之命脉农业的发展。汉文帝曾说:“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其令郡国务农桑。

——《汉书》


(2)材料二体现了汉初的统治者都注重什么?材料中的统治者在位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史称什么?

材料三:……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商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而石榴、葡萄、胡麻、胡桃、胡豆、胡萝卜等西域物产也是在汉朝时通过这条商路传到内地的,在中原很多地区得到推广种植。这些作物的引进,不仅增加了我国农作物的种类,更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历史上的外来作物引进》


(3)材料三中新的农作物是通过哪条商路传入内地的?汉武帝派谁两次出使西域?这条商路的开通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四: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写道:“……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开展粮食节约行动……”。


(4)针对材料四中“开展粮食节约行动”,请写出你联想到了哪些诗词、句子?在节约粮食方面你平时是怎样做的?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材料相关的古人类遗址。

材料二发现的石器:北京人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制品。石器种类多,主要有到削器、尖状器、砍锤、雕刻器等。考古学家研究出北京猿人制作石器的主要方法是锤击法(最常用)、砸击法、碰砧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京人制作的石器属于什么类型的石器? 这反映了他们生活在什么时代?

材料三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的种子等。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证明了北京人会使用什么?它的使用有什么 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北京人遗址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有何影响?
2022-12-06更新 | 7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历史核心素养是我们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课程,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时空观念】


图一战国七雄方位图                                                                                        图二秦朝的疆域四至
(1)请写出图一部分字母所代表的诸侯国和图二字母所代表的地点。
C:____;A:____;E:____;F:____

【唯物史观】




图一北京人的石制工具

图二河姆渡居民的工具

图三半坡居民的工具

图四春秋农具

图五穿有鼻环的牛尊

(2)请指出图一至图五工具材料的变化,并分析该变化的实质。

【史料实证】

材料一   农,天下之大本也。

——《汉书·文帝纪》

材料二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始终……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景帝纪》


(3)材料一、材料二体现了汉文帝、汉景帝具有什么相同的思想?

【历史解释】

材料三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论断。他认为顺民心,国之将兴,逆民心,国之将亡。统治者要体会老百姓的忧与乐,把人民的忧乐当做自己的忧乐。君王要善待黎民,减轻百姓赋税和徭役,给人民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4)依据材料三、概括孟子的核心思想。他认为“统治者”应该如何践行这种思想?

【家国情怀】

材料四   《吕氏春秋》载: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缪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5)材料四反映了禹的什么功绩?从禹的身上你可以学到什么精神?
2024-03-04更新 | 2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以下为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的有关北京人的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发现的动物化石:周口店遗址第一地点出土的动物化石最多,分别埋藏于猿人洞沉积物不同的层面中。……北京猿人遗址第8层和第9层中,出土的食肉动物化石占绝对优势,有剑齿虎、棕熊、洞熊、西藏黑熊、中国鬣狗、狼、豺豹、猎豹等17种。还有非食肉动物如猴子、肿骨鹿、葛氏斑鹿的化石,以及三门马、燕山犀、羊、河狸、德式水牛等动物化石。

材料二   发现的骨器:在北京猿人洞穴堆积物中,发掘出不少破碎的兽骨。有许多鹿角分割成两段,斫痕清楚,显然是加工过的。截断的鹿角根粗壮而结实,可以做锤子用。遗址中出土的完整的鹿的头骨有成百件。

材料三   发现的石器:北京人遗址共出土了大约十几万件石制品。……石器种类多,主要有刮削器(占总数的75.2%)、尖状器(占总数的13.7%)、砍砸器、雕刻器等。考古系统研究出制作石器的方法:锤击法(最常用)、砸击法、碰砧法。……

材料四   发现的用火遗迹: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五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和其他用火遗迹。灰烬最厚的达6米。灰烬成堆成层分布,含有烧过的朴树籽、木炭、烧石、烧过的鹿角和各种动物骨骼。


(1)北京人使用过哪两种类型的工具?
(2)请举出两种北京人制作工具的方法。
(3)请举出两种北京人可能吃的食物。
(4)北京人是群居还是独居?并请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5)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研究北京人的主要证据来源是什么?
2023-01-18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