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夏商周的更替 > 分封制和宗法制 > 分封制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88 题号:16398393
古代国家治理的“中国模式”和“中国智慧”。

材料一

(1)图一的中央官制始于___________
图二的中央官制进一步完善于___________
图三的中央官制始于___________

材料二某同学梳理北京历史沿革(如下表)

时期

西周

管辖

属于燕国

分属广阳郡、渔阳郡等

隶属于中书省

制度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填写与这三个朝代相对应的地方管理制度。

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摘自黄朴民《“大一统”之梦一秦汉政治文化的时代精神》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材料中反映的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思想是什么?

材料四清朝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653年

顺治帝赐予西藏地方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达赖五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

17世纪后期

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噶尔丹叛乱势力

1713年

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年

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8世纪中期

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1793年

清朝颁布《软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

(4)依据材料四,概括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并结合所学分析清朝对边疆管理的作用是什么?
21-22七年级下·北京东城·期末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夏、商、西周是我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使得社会得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礼记》

材料二:观察如图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四:周公教成王说:“你的用心观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


(1)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局面与什么制度有关?
(2)以上材料反映出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所学的知识,西周统治者封赏的对象有哪些?材料三中诸侯应向天子履行哪些义务?
(4)西周的这种制度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2019-12-31更新 | 5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三千多年前,“中国”被镌刻于方寸之间:三千多年后,“中国”成为中华儿女自信、自豪的源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周成王五年(公元前1038年)所铸青铜器“何尊”铭文,其中提到周武王克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宅兹中国”。这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记载。

——据《宅兹中国》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周武王克商后…天下的中心”是哪里?当时盛行“中国”的一项政治制度是什么?

材料二   在古代历史上,“中国”一词既是地域概念,又用来指称政权,同时又是一种美称。不仅汉族政权自称“中国”,少数民族政权也自称“中国”,“中国”的概念存在一种复数现象。元朝实现了从复数“中国”到单数“中国”的转变,到了清朝,“一个中国”的概念及其疆域最终形成和确立下来。

——据《从复数“中国”到单数“中国”》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元朝实现了“转变”后,采取什么措施管辖辽阔的疆域?清朝疆域西北到什么地方?

材料三   1901年,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中这样描述中国大历史

阶段

主题

黄帝时代至秦统一前

中国之中国:中国民族自竞争

秦统一至清朝末年

亚洲之中国:中国民族与亚洲各民族交涉频繁之时代

清朝末年至今

世界之中国:中国民族、全亚洲民族与西人交涉竞争之时
(3)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一例对“秦朝至清朝末年”“亚洲之中国:中国民族与亚洲各民族交涉频繁之时代”予以说明。
2022-06-17更新 | 5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近几年来,历史、考古、文化成了“自带流量”的热门词汇,如《中国诗词大会》《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等,这些文化节目只要一开播就瞬间火遍全网。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典籍里的历史】

材料一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左传桓公二年》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所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哪一制度?这一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文物里的历史】

材料二



(2)史料按表现形式可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材料二中的文物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其中,有助于了解商朝历史的是哪一文物?商鞅方升体现了商鞅变法中的哪一项内容?
【诗词里的历史】

材料三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3)材料三中的两首诗反映了古代的哪种选官制度?到明朝时该制度有什么新发展?该制度在哪一年被废除?
2021-05-27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