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16511214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走出了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建探索】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摘自李忠杰主编《共和国的足迹》

【经济探索】

材料二   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魄的逃亡史。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主要负责人志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摘编自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材料三   见表。


【道路探索】

材料四   2021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胸怀千伟业,恰是百年风华。我们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新征程即将开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摘自国家主席习近平二O二一年新年贺词


(1)图片中宪法的性质是怎样的;请说出该宪法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该会议的召开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有何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逃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实行了哪些政策?
(3)材料三反映了新中国以来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化,请结合图表说出1982—2002年人均收入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人民探索历程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1)材料一中,标志“两种梦想”实现分别是什么事件?

材料二:美国一位著名未来学家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斗争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


(2)材料二论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哪一种制度?它的建立与哪一次会议的召开有关?

材料三:1954年9月15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这次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大会会议所讨论的决定的一切,将完满地表达全国人民的意志,恰当地照顾到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历史特点,照顾到不同阶段和不同阶层的特殊利益和要求。


(3)材料三中会议的名称是什么?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主要是因为该会议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这次会议的召开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有何作用?

材料四: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1978年)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永远铭记……最鲜明的特点是……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4)材料四中的“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重大会议?此次会议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3-07-29更新 | 2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民族复兴之路”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
【民主法治之窗】
(1)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把下表补充完整。
法律文献内容摘要地位或作用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有请愿、诉讼、选举和被选举权利起到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作用
                                 规定了国旗、国徽、首都   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农业现代之路】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2)你相信图一中的粮食产量是真的吗?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试分析出现图二这一情况的政策性因素。
【走向世界之巅】

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启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更加深入参与区域合作进程,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安全稳定,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新华网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推进对外开放的总体目标。
2020-05-27更新 | 2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民主和法治最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重目标。

材料一: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人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毛泽东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刘少奇是我国第二任国家主席,1966年“文革”开始后他受到迫害,1968年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失去人身自由,井被开除出党,撤销了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一年后,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病逝,这是“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材料三:文革刚刚结束,某中央领导人就在一篇社论中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方针。

——《学好文件抓住纲》

材料四: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对于公权力来说,法没有授权的都是禁止的。用法律制度手段制约公权力,则是中国依法治国打造良政善治的核心。

——中新网


(1)材料一中会议的名称是什么?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主要是因为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
(2)材料二中,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批斗和迫害致死,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中提出方针被称为什么方针?针对此方针,全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什么问题的大讨论,讨论的结果是什么?在此之后召开了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中彻底否定了材料二的方针,重新确立了怎样的思想路线?
(4)依据材料四概括如何才能有效地制约权力?
2019-05-16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