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 贞观之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 题号:167090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朕(唐太宗)”举贤者,非朕独私,以能益百姓也。我于宗室故人,苟无能,终不得任。”“古人云,王者须为官择人,不开造次即用……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故知赏罚不可轻行,用人弥须慎择。”

—《新唐书•杜正伦传》《贞观政要》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唐太宗对待人才的原则及贞观时期的革新措施。

材料二:辽、宋、夏、金时期,随着北方人口不断南迁,福建人口由唐朝安史之乱以前的几十万人,至南宋上升到四百多万,福建形成汉人与南方少数民族交错杂居的局面。再加上福建优越的地理位置,海外贸易兴盛,时人评价福建“昔瓯越(注:指中国东部沿海一带的古民族)险远之地,今为东南全盛之邦”,成为国家财政主要来源地区之一。

——摘编自刘晓平等《论宋代福建经济文化发展在历史上的地位》


(2)概括宋代福建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原因?

材料三:故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

——《中国历史十五讲》


(3)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对外政策的特征。“限制贸易政策”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这一政策带来了怎样的“消极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

材料二:(唐太宗在位期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贵(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理念?为实践上述理念,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了什么样的社会状况。这种局面被称为什么?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一盛世景象?出现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4)根据以上材料,唐朝的治国措施对于今天国家的治理有何启示?
2023-04-08更新 | 6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4)
【推荐2】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盛世之治】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1)采纳魏征建议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上则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唐朝另外一位君主唐玄宗开创的盛世局面史称?
【技术创新】

(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和同一家】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3)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
【开放交流】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4)郭沫诺这首诗盛赞的是谁?反映的是当时中国与哪国交往的史实?
(5)通过上述对唐朝历史的探究,谈谈和谐社会需要具备的因素。
2015-09-23更新 | 14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材料二、“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材料三、“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问题:
(1)材料一、二、三所相关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
(2)材料一中天子的“有道”做法有哪些?(至少两点)
(3)材料二相关人物的统治在历史上起到怎样的作用?
(4)材料三“河清海晏,物殷俗阜”的局面被誉为是什么?
(5)以上三位统治者的做法对当今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哪些经验?(至少两点)
2021-09-19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