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 题号:176751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历史转型期。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先进代表人物,商鞅虽然不能从理论上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但在直观上他是懂得这种趋势的。所以,他坚决主张“反古”“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在改革上采取了一往无前的姿态。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经济的高速起飞,迅速地推进了政治上的封建化进程。

——摘编自彭安玉《商鞅变法得失新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最辉煌的篇章。作为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从而收到大的成效,取得大的成功,不但帮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正确道路,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资料》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强兵举措。

材料三   秦国历史简表(前659年—前221年)

在位国君主要功绩
秦穆公任用百里奚等贤人进行改革,打败12个西戎部落
秦孝公任用商鞅,对当时还是蛮荒之地的秦国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秦惠文王任用张仪为相,在六国间实行连横策略,击溃它们之间的合纵联盟
秦王嬴政采取“远交近攻,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方针,灭六国,一统天下

——摘编自马东峰、张景忠《用年表读懂中国史》


(3)小历同学根据材料认为,秦国能够“灭六国,一统天下”是因为实行了有效的改革。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历史是一条奔腾的大河,其中的许多事件往往预示着新的历史走向,改革改变了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枯竭的土壤,渴求生长的力量;生存的压力,能否铸就崭新的国家。探索者们开始走到一起。一个外来者,掀起改革的浪潮。一个旧制度的挑战者,为君王的信念而战。机遇,开拓,质疑,争斗,古老的秦国在变法中成为东方霸主。

——据《历史的拐点》解说词


(1)材料一中“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为铸就“崭新的国家”,商鞅采取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土地方面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二



图一 人物身着宽袍大袖汉化服饰

图二   

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材料二中图一可以用来印证哪个历史事件?依据图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北方地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这一趋势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024-02-17更新 | 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一春秋形势图                    图二战国形势图                                图三秦朝形势图


(1)观察图一图二,指出诸侯国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一,概括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至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

材料三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战国策·秦策三》


(3)根据材料三,概括商鞅变法的影响。
2022-02-17更新 | 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稻作和粟作农业在我国南北方逐渐推广,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农业在人们生活中所占地位逐渐提升。同时,家畜的饲养也开始出现。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

——摘编自《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我国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原始居民分别是谁?

材料二


   

这是一个充满活力、能量和创造力的时期。铁制农具和牛拉犁给中国带来了一场农业革命。

——费正清


(2)材料二中提到的“时期”是指哪一时期?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铁制农具和牛拉犁”的出现有什么作用?

材料三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摘编自《战国策·秦策三》


(3)根据材料三,指出商鞅变法和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方面采取的共同措施。秦朝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三中商鞅和秦始皇实行的经济措施的共同主义。

材料四   汉初与民休息之时,为汉文帝所重用的贾谊,提出民为一切之本,为政以此为要为大,应当厚民、安民,切戒薄民、害民。

——摘编自施丁《贾谊的“民本”思想》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简述汉文帝是如何实践贾谊的主张的。在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出现了什么繁荣局面?
(5)综上所述,归纳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
2023-11-13更新 | 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