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 题号:17907584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秦汉四百余年的孕育与熔铸,为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奠定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看来西周政治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材料一中君主“独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秦朝在中央采取的哪些措施体现出君主“独制”格局?

材料二   汉兴,接秦之散(同弊)。……,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2)西汉初年社会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中的这种境况?汉高祖刘邦是如何稳定社会局势的?

材料三   公元前140年,16岁的汉武帝正式登上了皇位,他雄心勃勃地想将文景之治继续下去,但在初期却遇到了阻力。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汉武帝是如何扫除经济、思想两方面的阻力,使华夏民族大一统的伟业得以延续和发展?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试图回答问题:
(1)观察下面图片,指出下图人物分别所属的学派,并写出①、④学派的主要思想主张。

(2)图1、图2分别反映了什么政治制度?
2022-04-06更新 | 1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居五年,秦人富彊,天子致胙於孝公,诸侯毕贺。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秦国统一“天下”的工作完成,出现了亘古未有的新政治局面。在此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到此乃有统一帝国的出现。在此以前,周室中央,对于诸侯国的内政,是无法过问的;到此集权的中央政府建立……没有任何人或任何势力,敢与中央抗拒……在此之前,“诸夏”或“中国”,都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此“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

——摘自傅成乐《中国通史》

材料三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国的统一是一个渐进而漫长的过程,经历了由夏、商外服制即邦联式统一走向周代分封制即联邦式统一,再走向秦汉中央集权制统一这样三个阶段。……与此相适应,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疆域也总是随着中华民族不断壮大而滚雪球式地向四方扩展,历史上后一个王朝的疆域一般而言总比前一王朝要大一些。

——摘自董恩林《问学求通:董恩林自选集》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内容?(答出一项即可,不得照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变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到秦朝才有“中国”这个具体概念?为了管理庞大的帝国,秦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样的地方行政体制?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的统一经历的三个阶段并归纳历代王朝疆域扩展的特点。
2024-02-29更新 | 1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秦朝机构示意图


材料三:全国分为36郡,后来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

——选自七年级教材

材料四: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王扫六合”的历史意义。
(3)依据材料二示意图,请填出A________;B________
(4)读材料二、三,C位置“秦王”在地方推行的制度是什么?
(5)材料二反映“秦王”开创了一套怎样的政治体制?
(6)材料四中包含了“秦王”采取的哪些措施?
(7)综合上述材料反映的措施对秦朝统治有什么作用?
2021-11-26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