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新文化运动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 题号:17911946
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直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

材料一

中华民国建立后,政局依旧混乱,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通过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挽救民族危亡。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发出了振臂一呼!随后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的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篇章。

1921年在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以泛舟为掩护,一大最终完成了会议议程。这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此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红船精神”,站在历史和时代的潮头。

图1       图2图3

材料二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材料一中图1“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对图2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一中图2事件对中国革命的进程有什么重大意义?这一事件为图3事件奠定了怎样的基础?
(3)材料一中图3“开天辟地的大事”指的是什么事件?结合图3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红船精神”的认识。
(4)材料二中《七律·长征》和图片概括了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2019年,中宣部组织了“奋斗新时代--再走长征路”主题活动,纪念长征出发85周年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这一活动有何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后期,少数有远见的清朝官员倡导在中国实行“自强”运动。鼓励西方投资修建铁路,甚至在他们管辖的省份中建立工厂,并且使他们自己的军队现代化。但他们只想保持现存的秩序而不是从根本上改造它……1895年,清政府在与日本的战争中令人震惊的失败了。

——摘编自[美]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

材料二   甲午战争的失败,不仅给中国沉重的一击,同时也给中华民族猛烈的警醒。中国不能停留在老样子上,应该有所变革……革命和维新两股力量成为甲午以后推动中国变革的主要力量,可以说这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真正开端。

——张海鹏《甲午战争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   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和人民,“德先生”和“赛先生”成为那个时代的口头禅……旧道德.旧习俗.旧文学.旧的社会关系都受到贬义性的攻击,这次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少数有远见的清朝官员”有哪些?(列举一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股力量分别推动的两次变革是什么?
(3)材料三中“这次思想解放运动”指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事件对中国的影响。
(4)综合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2023-01-12更新 | 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进一步重大指示。回顾历史,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充满艰辛。探寻历史人物追求梦想的历程可以为我们实现自己的梦想提供一定的借鉴。中国人“中国梦”,在近代历史发展中,遭遇了各种的挫折,却仍然在艰难前行。这些梦想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成一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数,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戊戌春季的瓜分更刺激了变法派和光绪帝……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武昌起义爆发后,南方各省纷纷独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便将剪辫子纳入反清革命,剪辫子成了一股风潮。广东光复后,人们自觉剪掉辫子,广州一天剪辫子者有20多万人,城里的理发店从早到晚,排起了长队,非常拥挤。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北京2月12电:“……年幼的末代皇帝溥仪今天退位。”《泰晤士报》评论说,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

材料四   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倡导者的梦想”是通过什么运动去实现的?“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说明该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戊戌变法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4)根据材料四,该事件指的是什么?它在中国近代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近代中国仁人志士进行的探索活动有何共同特点?
2024-01-08更新 | 2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所谓“近代化”主要是指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艰难探索路

材料二: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的历史事件发展进程图,分别写出A、B两处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并举出D处相关历史事件的内容。(任意1点即可)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C处对应的历史事件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
(3)根据材料二,请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没有完全成功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